希特勒上台后,穷得揭不开锅的德国突然有钱了,是哪里来的钱?

一战结束后的德国日子过得特别苦,赔款压得喘不过气来,经济一塌糊涂。1918年停战协议签了,德国得交出大堆武器,还得付巨额赔款,按照凡尔赛条约总额是1320亿金马克,这笔钱相当于当时德国好几年国民生产总值。

结果通货膨胀闹得天翻地覆,一美元能换4.2万亿马克,民众拿钱当废纸用,失业率高得离谱。大萧条一来,更是雪上加霜,失业人数冲到600万,占劳动力三分之一。

魏玛共和国政府束手无策,民众对民主失望透顶,这时候希特勒的纳粹党钻了空子,靠着反犹宣传和经济承诺上台。1933年希特勒当上总理,几个月后就独裁了。问题是,这时候德国穷得叮当响,怎么突然就有钱搞建设、建军队了?钱从哪来?

希特勒上台前,德国已经欠一屁股债,但纳粹不怕,继续借。1933年到1939年,政府花了1010亿帝国马克,收入才620亿,欠了380亿债。这钱一部分是强迫银行买政府债券,另一部分是从老百姓的储蓄账户和保险公司那儿抠出来。

1934年经济部长沙赫特发明了票据,本质上是伪装的政府债,由一家壳公司发行,用来付军工企业的钱。这些票据不计入预算,能瞒着国际社会偷偷扩军。

企业拿着票据能互相交易,到期再找政府兑现。到1938年,大批票据到期,政府差点儿现金流断裂,只能用更狠的招儿凑钱。

这是一种类似于凯恩斯主义的赤字支出,但纳粹版的是为军备服务的。失业率从30%降到不到1%,靠的就是公共工程,建高速公路、发电站这些项目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钱呢?前期有美国和国际贷款支持,道威斯计划和杨计划本来是帮德国还赔款的,但纳粹上台后,这些资金渠道间接帮了他们。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借给德国330亿马克,其中不少流到工业卡特尔手里,建了化工、钢铁厂,为后来的军工打基础。

除了借,抢犹太人的钱是最直接的来源。纳粹的反犹不是光嘴上说说,从1933年起就系统化了。起初是抵制犹太商店,纽伦堡法剥夺犹太人公民权,禁止他们结婚、在公职工作。

水晶之夜后,纳粹罚了犹太社区10亿马克“赔偿”,其实就是明抢。犹太人被迫卖掉企业、房产,财产低价转给“雅利安人”,银行账户冻结,资金直接进国库。到1939年,犹太财产没收总额上百亿马克,占了战争资金的三分之一。

战争爆发后,在占领区,纳粹抢了犹太人的黄金、艺术品、工厂。比利时2230万、荷兰1930万美元的金子全进了德国金库。犹太人被赶进集中营,不光是杀戮,还得干活抵命。

1933年建达豪营,起初关政治犯,后来扩展到犹太人、波兰人、苏联战俘。到1944年,强制劳动者占德国劳动力四分之一,500多万波兰人被拉来当奴隶,大公司用他们造武器、挖矿,成本低得可怜,省下的钱全进军备。

这些人干的活支撑了德国工业,坦克、飞机产量翻倍,但人命不当回事儿,很多人累死饿死。纳粹的经济“奇迹”就这样建在剥削上,表面繁荣,底下全是血汗。

国际贸易和援助也贡献了不少。纳粹追求自给自足,1936年戈林负责的四年计划就是为这事儿,目标是减少进口依赖。德国跟东南欧国家签双边协议,用工业品换原料。这些国家被绑上德国战车,经济依赖德国。

苏联也帮了大忙,提供煤炭、石油、粮食援助,总值上亿马克,凡尔赛条约禁德国发展装甲部队,他们就去苏联练。

西班牙内战时,德国卖武器给双方,赚外汇。贸易政策从开始加关税,保护农业,限制消费品进口,老百姓的鸡蛋、水果、衣服都配给制了。钱省下来,全砸军备上。到1939年,军费占国民收入75%,德国从穷国变军工大国。

这些钱来源加起来,让德国经济看起来起死回生,民众有工作、有面包,希特勒的承诺兑现了,民众支持率高。但这复苏靠债务堆起来,是假象。

纳粹的经济模式本质是掠夺型,先国内抢犹太人,再国外抢国家。短期有效,长远崩溃。1945年德国投降,经济废墟,欠的债、抢的钱全成历史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历史   希特勒   揭不开锅   德国   纳粹   犹太人   马克   犹太   经济   苏联   凡尔赛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