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法案点燃战火,马斯克与特朗普公开决裂了。
2025年6月,一场“政商大戏”在美国开演,观众席从白宫一路排到硅谷。
马斯克这个曾被誉为“科技界的钢铁侠”,突然间放下火箭、汽车、脑机接口,全副身心投入政治,掀桌子一样地与特朗普对着干。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口水仗,不是推特上的几句讽刺,是真刀真枪的宣战。
马斯克说:如果你(特朗普)通过这项法案,那我就拉起“美国党”,我们走着瞧。
最早的时候,两人关系其实还不赖。
拍肩膀、笑脸合影、私下通电话,这些场景在2024年选举期间都能找到蛛丝马迹。
马斯克那时候可没少在背后出力。
他不是冲着“我支持特朗普”这种情怀来的,更多的是“你懂我,我帮你”。
一个要政策支持,一个要资本和科技背书。
只不过这种交易型关系,说到底就像婚姻里只谈利益的伴侣。
一旦利益错位,分手比闪婚还快。
真正的导火索,是那一纸名为“大而美”的法案。
大而美法案表面上是“基础设施+制造业复兴”,听着像是给美国打补丁,实则里面藏着一把刀。
其中一条,明确取消电动车税收补贴。
这对马斯克来说是致命的。
特斯拉在美国卖得好,靠的可不是单纯技术领先,至少三成销量,是靠那笔联邦补贴撑着的。
补贴一没,车价上浮,消费者一犹豫,销量就下来了。
利润模型、股价、供应链,全都连锁反应。
马斯克知道,这是把刀架在他脖子上。
6月28日,马斯克发了条X(原推特):“如果法案通过,我将在48小时内启动‘美国党’。”
很多人当时还以为他又在嘴炮。
不到两天,媒体就爆出:他真的开始行动了。
他不仅在硅谷内部发起秘密动员,还列了一份“黑名单”,14位支持该法案的议员,一个个点名。
这不是吓唬人,他是真的要玩大的。
还记得那个叫“自由创新PAC”的组织吗?他已经开始筹资,目标是首轮5亿美元,全来自科技圈。
你看,他不是要打一场嘴仗,他是要干一仗政治革命。
6月29日,福克斯新闻访谈一出,特朗普直接开喷:“他(马斯克)拿政府补贴拿得最多,要不是我们,他早回南非了。”
第二天,在竞选场合上,特朗普面对记者提问时丢出一句:“也许我们该考虑让马斯克滚出美国。”
这话听着像半开玩笑,但资本市场可不这么觉得。
7月1日,美股一开盘,特斯拉的股价就像跳水选手,盘中跌幅最高达7.3%,市值一天内蒸发400亿美元。
这可是特斯拉近一年最大单日跌幅。
分析师都懵了,他们担心的不是补贴取消,而是马斯克跟国家机器杠上了。
一旦特朗普真的动用行政手段,比如查税、卡出口、冻结合同,特斯拉就麻烦了。
德国人也开始警觉,《商报》直接发文警告:如果马斯克被逼到将生产线迁出美国,后果不堪设想。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商业博弈,这已经是全球市场的一场地震。
很多人以为马斯克就是赌气,搞个“美国党”吓唬吓唬人。
但你去看细节就知道,他不是玩票。
《纽约时报》6月30日报道,他的法律团队已经在12个摇摆州启动政党注册程序。
重点放在密歇根、亚利桑那、宾夕法尼亚这些关键选区。
目标是影响2026年中期选举,改变国会格局。
而党纲草案也不含糊:“技术驱动的治理改革”“财政纪律”“去极端化”,听上去比两党都理性。
这不是马斯克一时脑热,他这是要从制度层面去“重启美国”。
马斯克敢这么干,靠的不只是身家,还有影响力。
他掌控着X这个全球舆论平台;他手握新能源、航天、AI三大科技命脉。
他也知道,和特朗普正面刚,是把自己送上刀尖。
一旦失败,他可能不仅失去政治影响力,还会失去政策支持,那可是特斯拉、SpaceX赖以生存的后盾。
但他还是做了。
因为他清楚,如果不掌握政治主动,他永远只是赌桌上的玩家,不是发牌的人。
这场对决,不是两个男人之间的口水战。
它是资本与政治之间的一次正面交锋,是制度与创新之间的拔河。
马斯克推上全部筹码,他想的不只是赢得一次选举,他是要撕开这个制度的边界,重新定义规则。
只是这种级别的下注,一旦失手,可能连卷土重来的机会都没有。
参考资料:
中国台湾王裕庆2025-07-02马斯克推上全部筹码,孤注一掷向特朗普宣战,败则输掉整个帝国
免责声明:本文国际新闻均来自公开信息整理,文中观点分析仅代表个人,无任何不良引导。因国际局势动态多变,信息会有时效性差异,本人已尽力核实,如有虚假或存疑部分,请立即联系进行删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权和配图问题,侵删。请读者理性判断,风险自担。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