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危难之际,我们都该看看《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这本书

#罗永浩与西贝之争谁的观点更合理#

几天来,西贝餐厅创始人贾国龙和网络大嘴罗永浩的唇枪舌剑依然热度不减。

这边,贾国龙说罗永浩是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那边,罗永浩怒斥贾国龙“智力有问题,不可救药”。虽然,现在双方的矛盾有点脱离理性往人身攻击的方向发展。不过在整个事件发酵的过程中,罗永浩还是表现出了极大的收敛和克制。尤其是他在论战过程中,一直强调“可以就事论事,说西贝和贾老板,但不要网暴服务员和厨子。”其中表现出的宽容和善意,的确让他在这次风波中加分不少。



实事求是的讲,西贝餐厅的员工,在这次事件中展现出了极高的素质和能力。无论是面对持续不断的记者探访,还是汹涌如潮舆论的压力,西贝门店员工的整体表现是比较专业和真诚的。厨师也好,服务人员也罢,面对媒体,绝大多数都是在用实际行动对问题进行澄清,并尽己所能地挽回西贝的声誉。

可见,西贝餐厅在塑造员工认同感、归宿感方面的确很成功。这让我想起了之前读的《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这本书。透过它,让我们来一窥西贝推动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独家秘籍。

西贝的管理者一直信奉一条原则,就是“人对了,事就对了”。所以,他们采取了信任而非控制的管理哲学,允许员工犯错,而且给予员工通过犯错来实现成长的宽容与保障。



书中举过一个例子,体现了西贝对犯错员工的关怀和担当。说是曾经有一个店长,在还没有拿到营业执照的情况下,耐不住性子提前几天开了业,因为这事儿被相关部门罚了一百万。西贝管理层知道以后,不仅没有责怪那位店长,反而主动帮其交了罚款。

按西贝自己的话说,这100万元买来的教训和成长,足够为我们赢得一位优秀的员工。事实证明,贾国龙的眼光没有错。经过几年的摔打、磨练,这名店长如今已经开了 4 家新门店,成为了西贝的标杆性员工。

西贝对员工的培养和赋能,除了管理方面的担当和信任外,也离不开实实在在真金白银的物质激励。



《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提到,贾国龙夫妇带头作表率,把自己每年分红的一半以上拿来给员工发奖金,仅2017-2018年就发了1.5个亿。现在西贝内部已经形成了不成文的约定,凡是年收入超过千万元的高管,都需要把高于1000万元的部分拿出至少50%来给团队骨干发奖金。

除了这种定期的大额奖励,在“巧立名目”给普通员工发惊喜红包方面西贝也毫不含糊。在书中,贾国龙把这叫做“幼儿园逻辑”,就是像幼儿园老师照顾孩子一样,用各种理由、变着法儿奖励员工。

就拿最近的“预制菜”风波来说,9月12日西贝宣布向一线员工按岗位发放300-800元“等级奖励”,以感谢员工们顶住压力、勠力同心。在外人看来,这有点像是“封口费”,但对处于风口浪尖、身心俱疲的西贝员工来说,这的确是意料之外的安抚和补偿。



除此之外,书中还介绍了很多西贝提升员工获得感、价值感、幸福感的制度方法。比如,以高于市场价的薪酬招募优秀人才,让员工更加自信更有尊严;独创“创业分部+赛场制”模式,让员工成为“合伙人”而非打工仔;建立西贝大学和西贝铁军沙漠基地,长期为员工充电赋能,等等。

也许,在这次风波中,西贝餐厅的应对方式并不令人满意,甚至一度站在了消费者的对立面,陷入了自证旋涡。但在西贝370多家直营门店工作的1.8万多名员工是无辜的。

其实,无论你是在西贝还是在“东贝”,勤劳善良的劳动者都是值得尊敬和保护的。正如,在《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中写的那样,37年的创业历程,是一部西贝人的集体奋斗史、打拼史,西贝如今的成绩是全体西贝人共同努力的结晶。希望,陷入困境的西贝能想起《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中的那句话:只有先让员工微笑,才能让顾客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科技   危难   服务员   员工   店长   餐厅   风波   高于   网络   奖金   幼儿园   宽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