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特朗普后,美方做出一个重大让步,只为换取中方放行稀土

从日内瓦和伦敦的两轮碰头会谈之后,中美两国的官方放话都是听不出什么实质进展。

但自从6月26日开始,特朗普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却先后就这个话题吹风放话,一个说新签的协议“棒得很”却闭口不言任何细节,另外一个直接把关键字引到了“稀土出口”上。

中国在六个月内保证对美国的稀土供应,美国则分批次取消对华贸易限制。

一、美方传言热火朝天

不管各种非官方的传言到底真不真、即使是真又存在几分临时变脸的可能性,闻风而动的市场骗不了人:伦敦金属交易所的相关产品价格跌了,美股的国防板块却涨了。

这还是在中国方面根本没有搭理这些传言的前提下。

更有媒体搬出五角大楼“知情人”的爆料,声称双方达成的协议里,中国拿到的不仅仅是关税保障,还包括了解除对一批颇为核心中企的技术封锁。

如果目前流传的信息大都属实,也难怪伦敦商磋之后美国代表只能泛泛说“双方谈得很好”,却根本拿不出任何实际协议的证明。

这个程度的让步,即使总统事先授权谈判代表有一定的自主度,也不是贝森特或者卢特尼克能够说了算的,还真得留给总统亲自来拍板。

考虑之前的两国博弈,中国显然完全明白稀土这张牌的意义,一直都没有轻易松口,反而不断地筑牢篱笆。

传言中也体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双方都不可能作出一步到位的承诺,因为特朗普通过此前若干次操作,已经成功将自己的政治信誉降低到了零。

有评论将传言中“六个月”的期限比喻成悬在美国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使这样的协议达成,中国也仍保留着随时收紧出口政策的主动权。

二、美欧想过“新路子”

自从经贸战进入白热化以来,稀土对于现代化工业尤其是军工领域的重要性已经广为传播。

对美国来说,稀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自己没有、中国对稀土开采提炼的控制度却很高,伴随着整个经贸战的进程,双方都在“稀土”这个点上想了许多办法,打了不少补丁。

美国曾经考虑过在自己国内重新建起稀土产业链;日本指望美国能豁免掉针对自己的高关税,也拿出了稀土产业和稀土供应作为示好条件之一。

最近被美国视为破局点的国家,又新增了一个澳大利亚。

按照英国BBC的说法,稀土现状已经让西方政府“感到恐慌”,因为全球超九成的稀土提炼都掌握在中国手中。

美国将目光投向了拥有丰富矿藏、且拥有锂和钴最大产量的澳大利亚;竞选总理的阿尔巴尼斯也曾经许诺,如果自己连任成功,那么将实际投入资源完成关键矿产的战略储备,这一举动是为了优先保障本国以及合作伙伴的安全。

但实际上,澳大利亚自己的业内人士对这种临时抱佛脚、赶鸭子上架的“许诺”都并不看好。

他们认为,错误的起点在于近几十年来,美国与欧盟在认识稀土的重要性方面“犯了错误”,放任中国坐大掌控了稀土精炼的主导权。

有人把这种局面描述为“中国一脚踩上了美欧防御系统的动脉”。

BBC随后举例,锂在电动车电源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中都十分关键,澳大利亚也是全国最大的锂生产国。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澳大利亚在“锂”这个问题上就拥有了和中国扳手腕的底气,因为开采和提炼,这是两个可以分开的环节。

在澳大利亚这个例子上,它开采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锂矿,但提炼和出口占到的比例却很小——大头在中国那边。

三、中国扎牢“稀土”篱笆

中国这边,自从经贸战的局势严峻起来,一直都在一步一步扎牢稀土出口的“篱笆”,规范化稀土出口流程、加强跟踪和管控、同时封堵转口“洗澡”等灰色操作的渠道。

据西方媒体报道,去年底开始中国宣布严控对美出口镓、锗、锑、超硬材、石墨等可能用于军工的物项,这一项是真的能够影响到美国的军工生产。

某国防情报公司统计后认为,中国这一条出口禁令实施之后,美军所有军种的武器生产都在影响范围之内,涉及到的武器系统数量过千,因为此前美国军工生产的供应链,本来就有约78%依赖于中国供应商。

今年4月为应对特朗普加上去的畸形关税,中国又对关键矿产和稀土磁铁进行了一波出口管制。

追踪系统开始生效,出口限制走白名单,要拿到稀土出口许可必须有交易量和去向等一系列数据,外交部明确表示这是符合国际通例的做法,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印度,印度汽车企业因上报的交易量数据有问题而拿不到永磁铁的出口配额,工厂已经开始闹停工了。

站在中国利益的角度,印度本身站位靠拢美国,此前也有虚报用量转手美国的前科,所以自然被列入了重点防范对象。

另外一系列事关稀土的操作,是中国对内实施的。

早在中美日内瓦和伦敦商谈阶段,中国南部省份的海关就破获了一桩涉案量不小的稀土走私案件,这充分证明中国对于非法出口渠道的封堵下了重手。

日前,中国又加强了对稀土行业从业者尤其是高级别人才的规范管理,所有境内稀土企业被要求提供人员名单,专家级人士可能需要上交护照,必须获得批准后方可出境。

这套规范的管理对象不仅仅包括稀土加工企业,用到稀土资源进行深加工的下游企业同样在管理之列。

这一举动显然是为了防范稀土精炼的核心技术泄漏到国外。

《鲁中晨报》曾有一条新闻,某大型稀土企业副总裁因51万美元的获利,将7项涉及国家机密的稀土提纯技术漏到了境外。

即使业内普遍认为:美国即使实打实投钱投人,想要建立起能够代替中国稀土的产业链,也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时间;但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打算因为自身的疏忽轻敌,给美国留下可以“占便宜”的空间。

结语

中美双方关于关税已经谈了不止一次,但谈判进程却显示出“谈不动”的征兆,甚至出现了“用芯片换稀土”之类的传言,这也恰恰证明了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查漏补缺、步步为营,不可能轻易让步。

即使特朗普和卢特尼克的表态真的指向美方较大让步、“交换”变成现实,也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就此将稀土领域的主导权拱手想让。

中国的管控措施中已经明确将出口许可的有效期设置为6个月,这也就是确保自己仍然掌握控制权的关键点所在。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信息:

美商务部长:中国将立即批准美国公司所有稀土申请;RT今日俄罗斯;2025-6-12

澳大利亚要挑战中国稀土地位?专家:根本没准备好;观察者网;2025-06-07

美国“对等关税”生效倒计时:仅与英国签下协议,对经济有何影响?;时代周报 马欢;2025-06-2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1

标签:财经   美方   稀土   中方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尼克   传言   伦敦   关税   军工   协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