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单线联系的潜伏小组,在蔡孝乾被捕吴石牺牲后立下不世之功

《沉默的荣耀》这部电视剧,算是一部结局注定的电视剧,了解历史的人只看到故事的开头,其实就已经知道故事的结尾了,吴石等人的结局是必死的。

不会有任何奇迹,也绝对不会有反转,更不会有苍天相助和起死回生,“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便是这段故事的主题。

但是我们今天想要聊的,并非吴石等“马场町四烈士”的故事,而是吴石牺牲之后的故事,吴石的牺牲也意味着我党在台湾最高层的潜伏小组被消灭。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台湾其实还有一个李克农单线联系的情报小组,这一情报小组并未和蔡孝乾产生任何联系,在吴石等人牺牲后,正是他们冒死传回了舟山的关键情报。

这个情报小组的两个核心,名叫萧明华和于非。

从女作家到潜伏者

1922年8月,萧明华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她的家庭非常的普通,其父有一个家庭手工作坊,主要是织袜子,虽然算是老板,可是也需要和工人一起拼命劳动。

萧明华的母亲在做家务的同时,也需要和父亲一起织袜子,就是这两个普通人,在那个无比艰难的年代,养活了一家七口人,还能把所有孩子都送去上学。

可惜的是,因为军阀混战,萧家的手工作坊最终还是破产了,全家被迫迁往河南开封,抗战爆发后,一家人又辗转来到重庆。

虽然日子艰难,但是萧明华作为家中最有前途的孩子,她的学业始终都未被中断。

抗战后期,随着萧明华逐渐成人,她也开始在各种杂志报刊上发表文章和小说,她本人一度被很多圈内人视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年轻女作家”。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她会在文化圈子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日后无论是留在大陆,还是去香港台湾,亦或是去美国,她都可以过得很好。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萧明华竟然会走向另外一条道路,一条革命的道路。

读书时萧明华认识了朱芳春教授,此人是地下党员,萧明华受其影响,思想也偏左,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更是对萧明华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震撼。

萧明华本人也参与了当时的北平学生运动,因此在1947年9月被组织吸收进入由朱芳春领导的地下工作小组。

1948年,即将从北师大毕业的萧明华,收到了自己已经远在台湾的恩师台静农的邀请,台静农深知萧明华在国语注音和语音应用上的功力,因此邀请其前往台湾任教。

(台静农)

于是在机缘巧合之下,萧明华就这样来到了台湾从事地下工作,临行前她最后见了母亲一面,两人均是泣不成声。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别,竟会是永别!

白色恐怖的空前考验

1948年7月4日,萧明华乘船由汕头前往基隆港,抵达台湾后,萧明华便进入台湾师院国文系任教,随后根据组织要求广泛接触台湾军政文教等各界人士。

就在萧明华抵达台湾不久,身在北平的朱春芳就因为组织学生运动而得罪了傅作义,不得已之下只能化名于非来到台湾和萧明华一起工作。

于非抵达台湾后建立了一个工作小组,这个工作小组由我党社会部单线联系,或者说由李克农单线联系,其不与台工委做横向联系,也不与后来的华东军区建立联系。

因此无论是蔡孝乾,亦或是朱枫,吴石等人均不知道萧明华是我党的人,对了萧明华当时在台湾也是以公开身份活动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后来蔡孝乾背离后,萧明华等人并未受到影响。

当时为了减少外界的怀疑,萧明华和于非还假扮夫妻,这对于两人而言是很为难的事情,因为他们在大陆都有家庭。

于非是假身份尚且还好,对于萧明华而言,这就是让她当“陈世美”。

但是萧明华却表示:“如果是组织的决定,我可以服从!”

1948年9月,国民党台湾省政府建立“社会科学研究会”,经常会进行一些公开的讲座以扩大影响力,萧明华两人就成为了其中的骨干,借机宣传革命思想。

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建立了“台湾新民主义青年联盟”,1948年的情况尚且还好,于非的情报小组还能发展下线。

可是随着北平和平解放,渡江战役开始,南京解放,大陆的局面愈来愈好,全国解放指日可待,可是大陆形势越好,台湾的形势就越紧张。

“台新盟”的工作很快就不得不转入地下,与此同时,在台湾的各情报小组都接到了指示,要全力搜集国民党在台湾和大陆沿海岛屿的军事情报

吴石将军当时就收到了这样的指示,可惜的是情报尚未完全送出,他本人就已经牺牲。

但是国民党不知道的是,于非的情报小组也通过自己的渠道获得了台湾及大陆沿海各岛屿的军事情报数百份,其中最关键的三份分别为《海南岛防卫方案》,《舟山群岛防卫方案》和《台湾兵要地志图》。

《台湾兵要地志图》更是岗村宁次亲自送给蒋介石的礼物,这份地图是日据时期日本殖民者按十分之一的比例精心测绘的地图,有了它就能清晰的了解台湾的地形地貌。

1949年12月到1950年1月,于非小组分六次将这些绝密情报全部送往大陆,期间未有任何意外。

然而或许是因为在最危险的时刻活动过于频繁,于非和萧明华最终还是遭到了敌人的怀疑,有一日国民党的特工就闯入了萧明华的家中。

这令萧明华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跑不了了,她迅速找到了自己身在台湾的哥哥一家,并且要求哥哥在自己出事后坚持说“我们只是兄妹关系,我只在经济上接济过她,再无任何牵连。”

1950年2月6日,萧明华照常上课,而这却是她人生中的最后一堂课,当天晚上11点,萧明华在宿舍内被捕。

临走前她只要求带走一件衣服,随后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从后窗取走了一件搭在竹竿上的旧旗袍,这件旗袍一直都搭在竹竿上,已经度过了不知道多少个日夜,今日却被萧明华取走了。

而这,正是她对同志们发出的“危险警报”!


在入狱后,萧明华又托哥哥送出了七颗鱼肝油丸,在萧明华的口音中,“七”和“去”同音,“鱼”便是“于”,“鱼七”便是“于去”。

1951年3月23日,于非等人成功脱险,成为台湾五十年代初白色恐怖中,少有成功脱身的我党地下工作者...

萧明华被捕后,被关押了278天,屡屡遭到折磨,曾五天五夜不被允许睡觉,电椅,老虎凳都上了,手指也是多处骨折。

1950年11月8日凌晨,萧明华被处决于马场町刑场,临死前仍面朝大陆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八十年代,萧明华被追认为烈士,1982年9月16日,其骨灰被哥哥护送回大陆,最终被安葬于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

墓碑前只有“萧明华烈士之墓”几个字,背面则是于非所题写的三个繁体大字:“归来兮!”

参考资料:

《纯真高尚 白璧无瑕——就义于台湾的革命烈士萧明华》 裘伟廷

《萧明华:“中国最有前途女作家”的隐蔽人生》 廖春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3

标签:历史   不世之功   单线   牺牲   小组   台湾   北平   情报   大陆   烈士   我党   国民党   地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