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钦州市举行2025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专项整治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钦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赵雪松作新闻发布,钦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赵云龙、钦州市商务局副局长黄翀、钦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黄兆雁、钦州市应急管理局救援中心副主任丁谢红出席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周小燕主持。
赵雪松: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消防安全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下面,由我发布钦州市2025年1月以来的消防安全形势,对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成效、动火作业和保温材料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说明。截至目前,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共接处警831起,出动车辆2159辆次,疏散被困人员43人,抢救和保护财产价值2140.5万元。全市共发生火灾338起。无人员伤亡,直接财产损失约145.7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火灾形势总体平稳,致亡人数下降100%,致伤人数下降100%,直接财产损失下降23.2%。全市乡镇、农村火灾和居住类场所火灾占比都超过了火灾总数的一半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全市火灾事故主要发生在乡镇、农村,尤其是火灾集中发生在居住场所。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做好“三清三关”,清走道、阳台、厨房;关火源、电源、气源。同时也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护,注意安全使用,增强用火用电的安全意识,提升火灾防范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全市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我市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5万余个,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461个隐患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共有12家电动自行车销售商家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现已核销补贴的订单有1600多个,已补贴金额超80万元,带动电动自行车销售超500万元,促进了电动自行车消费,提高安全、绿色出行水平。按照国务院总体部署,市安全应急委员会印发了《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利用2年时间,在全市开展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生产流通产品质量、质量评价失准失真、建筑保温材料建设施工违规违章、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既有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安全、冷库和室内冰雪场馆安全监管、溯源追责力度不够等7个方面问题。旨在通过系统整治,有效解决突出安全隐患问题,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电动自行车、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三项整治工作涉及的面都比较广,整治时间都比较长,与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也希望广大新闻媒体持续关注,我们将及时公开整治进展情况。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工作计划联合多部门大力开展便民利企工作,加强对相关企业的上门服务指导,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切实提高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火灾防控能力。在这里,也希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消防安全工作中,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钦州日报记者
在当前形势下,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这两项专项整治的目的是什么?
赵云龙:
感谢钦州日报记者的提问。我们钦州市人员密集场所和各种冷库体量较大,新建和装修施工中的动火作业行为一直存在,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隐患。近5年,全国因动火作业引发火灾事故4.1万起、亡507人。其中,重特大火灾6起,亡126人。发生保温材料火灾3353起,亡123人,平均每27起保温材料火灾就造成1人死亡,致死率远高于每500起火灾亡1人的平均值。今年国务院“1号文件”明确要求: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动火作业等全链条专项整治。开展这两个专项整治工作是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坚决防范遏制群死群伤事故的关键之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谢谢!
钦州发布记者
想了解一下目前我市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的政策有哪些?
黄翀:
感谢钦州发布记者的提问。今年我市根据《自治区商务厅等5部门关于印发<2025年广西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工作方案>的通知》(桂商运发〔2025〕24号),促进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见效。个人消费者可通过云闪付APP平台进行实名认证后登录平台领券,在参与活动的商家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新电动自行车,并交售老旧电动自行车后可以享受补贴。具体的补贴为:发票价格2500元(不含)以下的补贴300元,2500元(含)-3000元(不含)的补贴400元,3000元(含)以上的补贴500元。相比去年的政策,刚提到的阶梯补贴不变,但今年的政策对于报废旧锂离子蓄电池车型换购铅酸蓄电池车型的,今年额外再补贴100元。除了以上政府补贴外,消费者还可以享受200-500元的老旧电动车回收的“第二重补贴”,甚至部分品牌自行车还有厂家购新的100-300元优惠的“第三重补贴”。多重补贴叠加助力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让消费者享受实实在在的补贴优惠。
广西日报记者
请问动火作业要遵守什么规定?
黄兆雁:
感谢广西日报记者的提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安委〔2024〕12号规定:要严格限制使用、营业期间动火作业。动火作业前,必须通过公告、入户通知等方式,将动火作业的时间、区域和安全风险逐家告知人员密集场所内及周边可能涉及的所有单位和人员。单位应建立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规范动火作业审批程序,严格执行“一次动火作业、一张动火作业证、一套安全技术措施”。经管理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动火作业期间应严格做到“六必须”:必须清理周边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质,动火作业区域与其他区域必须进行有效防火分隔;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保障消防用水;必须在现场设置警戒线或者安全标识;必须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必须避免与具有火灾、爆炸风险的作业产生交叉;必须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全过程监护。
钦州此刻记者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对建设工程保温材料的选用与燃烧性能有什么要求?
黄兆雁:
感谢钦州此刻记者的提问。在《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对建筑保温材料选用和燃烧性能有明确的规定,“建筑的外保温系统不应采用燃烧性能低于B2级的保温材料或制品。当采用B1级或B2级燃烧性能的保温材料或制品时,应采取防止火灾通过保温系统在建筑的立面或屋面蔓延的措施或构造。”除此之外,在一些特殊场所或部位,如人员密集场所、使用明火、燃油、燃气等有火灾危险的场所、避难走道、避难层、避难间等,内保温系统中保温材料或制品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钦州360记者
为什么动火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应急管理部门颁发的有关动火作业人员的证书主要有哪些类型?
丁谢红:
感谢钦州360记者的提问。动火作业属于高风险特种作业,如果操作不当则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直接威胁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之所以要求动火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是因为通过专业培训和规范考试取得的证书,代表作业人员掌握了动火作业的安全操作规范、火灾预防、应急处置等核心知识与技能。持证上岗制度能够从源头确保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作业风险,保障作业安全有序开展,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要求的。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0号),应急管理部门颁发的有关动火作业人员的证书为“焊接与热切割特种作业操作证”,主要有三个操作工种,分别是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压力焊作业及钎焊作业。
钦州市电视台
请问目前钦州市动火作业人员的培训考证情况如何?如果发现企业存在动火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行为,应通过何种渠道向相关部门反映?
丁谢红:
目前,我市在册的安全生产培训资质的机构有16家,其中具备动火作业的“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培训资质的有9家,具备“焊接与热切割作业”考试资质的考试点1个,设在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2024年度我市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共发证1630本,今年以来已组织考试806人次,发证590本。公众若发现企业存在动火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等违法违规行为,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反映。一是拨打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热线“12350”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二是通过政府官方网站、政务服务APP等线上平台,按照指引提交举报信息;三是直接向属地监管部门提交书面举报材料。监管部门对收到的举报线索会严格核查,一经查实,将依法严肃处理,并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切实保障公众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的积极性。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