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吃太饱,有什么危害? 丨“医”点就透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觉得能吃是福,认为吃得越多,身体获取的营养越高。事实是这样的吗?日前,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朱芮瑶提醒,

长期吃得太饱会对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不仅会导致身体肥胖,而且可影响胃肠道功能。

总是吃太饱,有什么危害?

1.导致身体肥胖

长期高蛋白质和高脂肪的饮食结构会使得大量营养物质在体内堆积,引起身体肥胖和富贵病。肥胖是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和胆囊炎,还有引起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以上疾病又会带来多种多样的并发症。

2.引起肠道疾病

吃得太饱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极短,大约每2-3天修复一次。上一顿饭还没有完全消化,这顿饭又吃得很饱,会让胃部一直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得不到足够时间修复。胃部会产生大量胃液,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部炎症,导致消化不良,久而久之可引起胃溃疡或胃糜烂。

3.加重身体疲劳感

长期吃得过饱可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快大脑衰老速度。吃饱饭后大部分血液流入肠胃系统,帮助食物消化,流向大脑的血液有所减少,导致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没有任何精神,甚至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

4.引起肾病和神经衰弱

吃得太饱会伤害泌尿系统,因为太多非蛋白氮会从肾脏排出,可加重肾脏负担。晚餐吃得过饱,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带来压迫,使得兴奋性扩散到大脑皮质其他部位,最终诱发神经衰弱。

如何拿捏“饱”的尺度?

每顿饭只吃6-7分饱即可,七分饱是胃中还没有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减慢,此时需立刻离开餐桌。六分饱是撤走食物后,虽然胃中不觉得饿,但会觉得不满足。平时吃饭时要专心致志且细嚼慢咽,适当减少食物摄入,能调节肠道菌群,减少毒素进入血液,能改善代谢指标。

记者:孙镇镇 通讯员:刘雯 通讯员:朱芮瑶 编辑:杨子梦 校对:高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养生   吃得   身体   肥胖   胃部   食物   大脑   血液   肠道   神经衰弱   肾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