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处暑,不管有钱与否,切记:品1肉,尝2豆,不做3样,稳过秋

#万能生活指南#

马上就是处暑了,秋意渐浓,天地间处在阴阳转换之际,这个时候人体容易收到“秋燥”的影响。老传统讲究,补暑祛湿,滋阴润燥,我们在这个时候就顺应时节,调整饮食,才能安稳度过秋天。记住了。“品1肉滋阴津,尝2豆排湿气,不做3事守元气”,为秋冬健康打下根基。


品1肉:鸭肉——处暑第一补

鸭肉性凉味甘,是处暑最当令的滋补肉食,能缓解秋燥带来的干咳、咽痒等症状。

百合莲子老鸭汤

材料:鸭子,莲子,百合,一块陈皮。

尝2豆:祛湿双雄

1. 绿豆——清暑残热

海带绿豆薏米汤

材料:适量绿豆,适量海带,一块陈皮,一块冰糖。

2. 白扁豆——健脾排湿


白扁豆茯苓猪骨汤

材料:骨头,白扁豆,茯苓,芡实,蜜枣,赤小豆,无花果,玉竹。

不做3样:守健康底线

1. 不贪凉(伤脾胃阳气)

处暑后昼夜温差增大,冷饮、冰镇瓜果会加重体内湿寒。以常温饮食为主。


2. 不食辛辣炸物(加重秋燥)

辣椒、炸鸡等燥热食物会引发“上火”,导致咽痛便秘。烹饪以蒸煮炖为主,多用蜂蜜、雪梨等润燥食材。


3. 不盲目贴秋膘(虚不受补)

此时人体消化功能较弱,骤然大补易消化不良。应先调理脾胃(如喝小米山药粥),再逐步增加营养。


顺应天时,饮食有节,方能安稳过渡金秋。这份传统智慧,比千金更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美食   处暑   后天   有钱   绿豆   鸭肉   陈皮   茯苓   滋阴   脾胃   莲子   海带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