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卷天府·熊猫文化

“熊猫+” “+熊猫” 创未来

10月17日至20日,2025年天府书展在成都举行。18日,由四川画报社、成都国之瑰宝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看熊猫杂志社、美丽都市圈大数据实验室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画卷天府·熊猫文化推介会”暨《四川画报》熊猫符号经济专刊首发式,在2025天府书展主会场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

推介会现场
国宝大熊猫,是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有着和平、友好的形象,以及祥瑞、幸福的寓意。因为有了文创产品,大熊猫以及大熊猫的生活由陌生的、有距离的转换为可观赏、可触摸、可感知、可使用的对象,大熊猫文化由此进入公众传播领域,实现了相应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感性价值等。
“熊猫符号经济”专刊封面(点击上图,横屏览阅专刊电子书)
画山画水画四川,画出安逸四川;“熊猫+”与“+熊猫”,创造无限可能。本次推介会上首发的《四川画报》“画卷天府·熊猫符号经济”专刊,以“国之瑰宝”“‘论道’熊猫”“文创秀场”三大板块,用精彩丰富的图文,呈现了当下文创事业与经济良性互动的熊猫文化新生态,串接出一幅打通熊猫文创、文博、文艺的美美与共的文化旅游导览图。而众多业内专家以亲历和感悟发表的洞见与心得,更成为当下“熊猫文创版图”上的一个指路方向标。

中国大熊猫金丝猴双宝文化学者、摄影艺术家,成都大学中国双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薛康
在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这片孕育了大熊猫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将毕生热忱倾注于熊猫文化传播的践行者——薛康。薛康说:“这一切的情感机缘,正是源于我和雅安大熊猫都来自同一个故乡——‘熊猫老家’雅安宝兴。”多年来,他用满腔的热忱,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大熊猫的声音。

薛康和雅安大熊猫来自同一个故乡——宝兴(陈俊汐 摄)
家的情怀,熊猫文化的家乡人
薛康的老家,距离“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不足50公里。因此他自幼便对这一“家乡瑰宝”怀有天然的亲近与热爱。
2015年,薛康重拾相机,和摄友们辗转于四川、陕西、甘肃等省份的大熊猫栖息地,拍摄了很多关于大熊猫的精彩生活瞬间。三只熊猫并排坐的可爱画面,以及它们挥舞爪子“卖萌”的模样,都被他定格在胶片中。数万公里的行程里,他积累了数万张珍贵影像素材,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他对熊猫深沉的热爱。

三只大熊猫并排进食的温情瞬间,被命名为《岁月静好》 (薛康 摄)
在薛康的摄影生涯中,拜访环保人士奚志农是一个转折点。奚志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野生动物的拍摄和保护,实践着用影像保护自然的信念,这让薛康十分感动与钦佩,并深受鼓舞。薛康逐渐认识到,“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他开始思考如何用影像让更多人看见熊猫的美,了解更多自然生灵背后的生态与文化价值。其间,薛康从单纯的影像记录者转变为生态保护者、文化传播者。
国的情怀,熊猫文化的创意人
“中国不仅有自然的熊猫,也有文化的熊猫。”如何让抽象的熊猫文化被更多人感知?
薛康直言:“熊猫文化的推广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大熊猫和金丝猴同是我国的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二者均由同一个人在同一年、同一个地方科学发现。
薛康创新性地提出“双宝”的概念,他说:“双宝,形神互补,一黑白、一彩色,一喜静、一爱动,一憨态可掬、一灵动活泼,是极具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表达的中华文明符号。”薛康在成都大学牵头成立了“中国双宝文化研究中心”,呼吁加强对双宝及其关联伴生物种、栖息地的保护,形成了研究双宝的基础理论体系,拓展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全新理论视野。

薛康创新性地提出“双宝”概念,用双宝文化艺术展让公众了解生态之美(蒋翼鹏 摄)
薛康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途径推广能猫文化和双宝文化,他创新性地把摄影与集邮结合起来,编组了两部开放类邮集,探索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以“影”固邮、以“影”拓邮、以“影”兴邮。此外,还编著出版了两部融合科普、摄影、艺术、文化等于一体的文献类邮集《金丝猴邮集图鉴》和《大熊猫邮集图鉴》。“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矗称赞:“《大熊猫邮集图鉴》为大熊猫找到了新的文化传播载体。”

大众通过薛康的作品看见熊猫的可爱(肖蓉 摄)
此外,薛康还推动成立了“大能猫金丝猴文化艺术科普基地”,以国宝IP为纽带,将生态保护、非遗传承与青年教育深度融合。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青年一代理解“双宝”承载的生态责任与文化意义,成为熊猫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还希望通过双宝文化架起沟通桥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文化魅力和生态之美。
世界的情怀,熊猫文化的建桥人
从故乡的深山到国际的舞台,薛康始终以全球视野推动熊猫文化走出国门,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友谊桥梁。在薛康眼中,熊猫不仅是文化符号,更是传递中国生态理念与友好愿景的“使者”。

由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主办的“双宝迎世运 和美润五洲——‘和美五粮’暨中国大熊猫金丝猴双宝文化艺术展”于成都举行,活动策展人即薛康(展览方提供)
薛康多次组织、策划、参加国际性的文化艺术展。比如,第12届世界运动会期间,由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主办的“双宝迎世运 和美润五洲——‘和美五粮’暨中国大熊猫金丝猴双宝文化艺术展”于成都举行,活动策展人即薛康。

SPRING FESTIVAL
此前,由薛康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双宝:享誉世界的大熊猫和金丝猴》中英日三语摄影画册,作为成都世运会吉祥物主题画册在国内首次亮相。
薛康介绍,世运会吉祥物“蜀宝”“锦仔”的原型选自国宝大熊猫和川金丝猴,此次展览就是围绕“中国双宝”与“和美五粮”进行艺术融合,展示中国美学与“和”文化思想。
此外,近年来,薛康还带队在国内外20余个城市举办50余场双宝文化艺术展,接待21个国家参访团、28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团,向世界呈现“中国双宝”文化的多彩魅力。
如今,年过七旬的薛康仍在奔波,他坚持以影像为媒、以创新为翼,让熊猫文化超越地域与语言的界限。正如他所说:“熊猫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们代表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我们有责任将这份文化传递给更多人。”
本文源自《四川画报》总第415、416期
编辑/肖蓉
审核/鲁琴
终审/陈佳楣

更新时间:2025-10-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