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CBA总决赛第五场,浙江广厦主场92比94惜败北京首钢。比赛中,观众席多次出现大面积辱骂裁判和客队球员的情况。
第四节剩余4分12秒时,广厦投资人楼明带着随队人员冲到记录台质疑判罚,甚至鼓动现场球迷喊“黑哨”,让坐在看台上的篮协副主席徐济成十分尴尬。
比赛结束后,孙铭徽一脚踢飞篮球发泄情绪,这一幕被镜头记录下来,网友调侃他“这是要转行去国足吗”。
更严重的是,赛后球员通道爆发冲突,一名光头球迷掌掴北京队工作人员,还踹倒上前劝阻的女记者,连对方的手机都被打翻。这些行为彻底让这场比赛变了味。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是压力、情绪和权力交织的结果。广厦全队带着3比1的领先优势回到主场,赛前已经确定能获冠军。这种巨大的心理预期一旦落空,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就像有网友说的:“提前开香槟最容易翻车,广厦从上到下都太想赢了。”
投资人楼明的行为更是折射出权力与规则的冲突。作为俱乐部老板,他本应维护联赛秩序,却带头冲击记录台,这种“特权心态”在职业体育中尤为危险。有球迷尖锐指出:“楼明这是把赛场当自家后院了,CBA的纪律准则在他眼里形同虚设。”
孙铭徽的情绪失控则暴露了职业球员的心理短板。总决赛关键战15投仅3中,两罚不中错失绝杀,这种巨大的挫败感让他选择用踢篮球来宣泄。网友的调侃虽然刺耳,却也反映了公众对职业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期待:“拿着顶薪就得有抗压能力,踢篮球能解决问题吗?”
球迷的暴力行为更是群体心理的典型案例。当个人融入群体,责任感会被削弱。光头球迷的一巴掌,看似是个人行为,实则是整个主场失控氛围的缩影。正如媒体人指出的,广厦赛区让球迷、球员、记者混在一起,缺乏物理隔离,这种管理漏洞为冲突埋下了隐患。
网友们的评论更是一针见血:“CBA年年强调赛风赛纪,年年出幺蛾子,根源还是管理松散。”“俱乐部只盯着成绩,却忽视了对球员、工作人员和球迷的心理疏导。”
广厦俱乐部深夜发布的道歉声明,虽然迟来却也印证了舆论的批评。但道歉之外,更需要深刻反思:职业体育的魅力在于竞技精神,而不是暴力和失控。
处理结果如下图:
更新时间:2025-05-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