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无废城市”建设,南方报业小记者解锁生态宝安新场景

11月23日,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宝安管理局(以下简称“宝安管理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分社联合主办的“绿美宝安 无废全运”南方报业小记者实践活动,在深圳市垃圾处理历史博物馆顺利开展。20余名中小学生组成小记者队伍共同走进全国最大的垃圾处理历史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无废城市”探秘之旅。

活动伊始,小记者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踏上“穿越时空”的旅程。从LED弧形屏上人类与垃圾“斗智斗勇”的发展历程,到动手转动“时光翻转机”阅读垃圾处理的小故事,小记者们通过多样形式和不同视角,了解垃圾产生和处理的历史变迁。

在“深圳的垃圾分类”沙盘前,深圳市历经20余年探索形成的“大分流、细分类”全链条处理体系直观呈现在眼前。一位小记者边记录边感慨:“原来我们扔出的垃圾,背后有这么复杂的处理系统。”

走进垃圾处理厂区,接连不断的互动设备与巨型装置,牢牢吸引着小记者们的目光。在主厂房8米层高的“重生树”互动区,小记者们通过踩动单车点亮屏幕,观看垃圾焚烧技术发展短片。随后,生产控制中心呈现在眼前,现代化的焚烧发电技术、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生产画面及生产数据一览无余。

最令小记者们震撼的是20.5米层高的垃圾吊控制室。在这里,他们亲眼目睹了成山的垃圾如何被巨型抓斗抓起、投料,并通过玻璃幕墙俯瞰垃圾车卸料的繁忙场景。“那个机械抓斗好大啊!一次能抓起10吨垃圾!”直观的视觉画面给小记者们留下深刻阴影。

此次活动不仅是参观,更是一场融合新闻素养、环保教育与实践体验的研学之旅。从垃圾分类的历史到焚烧发电的工艺,从沙盘模型到真实运作的车间,小记者们不仅关注技术细节,也思考社会意义。

“我们以后怎么更好地参与‘无废城市’建设?”一位小记者在模拟采访中提问。通过亲身观察和模拟采访,一颗颗绿色种子在小记者们心中种下,让他们成为“无废深圳”的见证着、传播者。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人口大区,宝安区近年来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全面统筹宝安区生活垃圾、建筑废弃物、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7大类固体废物的规范化管理,连续3年出台任务清单,推动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生活垃圾、建筑废弃物、工业危险废物、农业废弃物、医疗废物、市政污泥100%合规处置。

今年以来,宝安管理局持续创新形式普及“无废”理念,举办“环保少年·一日无废挑战”、“无废城市”环保徒步活动等系列主题活动,联合南方日报等媒体共建传播平台、共办特色活动,吸引学生、居民主动参与“无废城市”建设之中。

宝安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类沉浸式的科普活动,扎实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让“无废”理念深入人心。接下来,该局将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推动形成全民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新格局,共绘绿美宝安的新画卷。

撰文:胡百卉 罗维维 李梦霞

【作者】 胡百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6

标签:旅游   安新   解锁   场景   生态   城市   垃圾   深圳   历史博物馆   废弃物   垃圾处理   深圳市   管理局   抓斗   沙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