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刘星彤、通讯员粤文旅宣报道:10月6日,国庆中秋8天长假迎来倒计时,居民出游热情仍旧火热。当天正逢传统中秋佳节,阖家团圆游、民俗文化游成为文旅市场的关键词。
据初步测算,6日,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54万人次,同比增长2.5%(按可比口径,下同);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41.4万人次,同比增长1.5%;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19.9万人次,同比增长2.4%;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34.2万人次,同比增长3.1%;纳入监测的80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35万人,同比增长2.3%。
6日,全省各地围绕中秋节推出一系列文化底蕴深厚、体验形式新颖的特色活动。杂技剧《天山雪》在广东首演;广州市文化馆携手广州酒家推出“穿粤记之寻味中秋”游园活动,在岭南园林中再现广府中秋习俗;“明月共潮生”2025大湾区非遗中秋晚会在广东卫视、大湾区卫视播出,开场即是震撼的英歌表演;梅州市客天下旅游度假区推出客家非遗风情演出、国潮仙侠仙神巡游、“嫦娥奔月”飞天秀、非遗打铁花、火壶等;河源市万绿湖景区持续举办“金秋献礼·月映万绿”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声动万绿·歌唱祖国音乐快闪”、非遗展演、客家舞蹈等互动节目。
长假正当时,大量游客选择在旅途中欢度佳节。记者从“广之旅”了解到,这个假期该社组织的旅游团队中,超过五成中秋当天仍在旅行。其中,“长线深度游”与“短途休闲游”并存。一方面,国内长线及出境游持续火热,游客热衷在异乡体验别样中秋;另一方面,假期后半程,省内及周边短途游需求显著上升,粤港澳地区中秋当天的旅游表现突出,2-4天的短途行程备受青睐。
据介绍,10月6日至7日,粤港澳出游人数环比4日至5日出发的人数增长超11%。其中,澳门国际烟花汇演吸引了大量游客;东莞线路推出粤韵赏月游园会,融合粤剧表演、灯光秀与非遗体验;广州南沙策划“海上生明月”包船活动,游客可边品美食边赏月,参与猜灯谜与古风演奏。
邮轮旅游作为新兴业态,也在这个假期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吸引力。爱达邮轮旗下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从上海启航,开启为期8天7晚的国庆中秋特色航次;“艺术之船”爱达·地中海号也从深圳出发,踏上5天4晚的航程。两艘邮轮通过推出中秋节主题派对、中秋游园会、中秋舞韵工坊等特色活动,以及精心筹备国庆中秋主题晚宴,为游客打造了“海上生明月”的独特体验。
今年中秋与国庆相连形成的8天长假,为家庭游客赴境外团圆赏月创造了条件,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及邮轮产品的行程中特别融入赏月环节,提升节日体验。
从传统景区的稳健增长到新兴业态的快速崛起,从文化体验的深度融入到消费场景的持续创新,这个长假,广东文旅以更加开放、多元的姿态,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假期体验,展现文旅消费蓬勃活力的同时,也满足了新时代游客对高品质文旅体验的需求。
编辑:聂粤
来源:金羊网
更新时间:2025-10-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