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衡阳11月12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胡亚华) 11月12日,晨雾还未散尽,珠晖区茶山坳镇堰头村的尹大伯已挑着担子赶到石鼓区后宰门农贸市场。刚从地里挖出来的白薯,根须上还沾着湿润的泥土。“新鲜白薯,快来看,快来买。”他一边吆喝,一边利落地摆开摊子。不一会儿,竹筐前就围拢了不少顾客。在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农贸市场里,山羊、甲鱼、白薯等温补御寒美食稳稳占据着市场的C位。

▲甲鱼作为立冬以后进补的硬货,味觉与养生并重,受到消费者欢迎。
当日上午,记者在后宰门农贸市场水产区看到,塑料盆里的黄皮甲鱼伸长脖颈,不停地在盆壁上爬行。“冬天进补,吃甲鱼正当时。”店主陈大伯边说边捞起一只甲鱼。正在埋头挑选的李大婶相中了一只一斤多重的甲鱼。“这甲鱼个头适中,适合家里人吃。”陈大伯手起刀落,熟练地处理起来。“温润御寒,无羊不冬天!”老板王师傅一边磨刀剔骨,一边热情地招呼顾客。他介绍,绵羊35元一斤,山羊50元一斤。

▲地里刚挖出来的白薯沾着湿润的泥土。
“这白薯根须上还带着露水!”市民伍先生掂了掂手中的白薯,又仔细看了看根须,“五元一斤,划算!”他爽快地挑了两大块,又顺手买了葱姜蒜,“白薯健脾养胃,冬天要常吃。”记者在市场逛了一圈,唯独不见冬笋的身影。卖了二十多年蔬菜的菜贩肖大伯解释道:“本地冬笋还要再等一个月左右,现在市面上难觅踪影。”
立冬刚过,羊肉的细嫩、甲鱼的软糯、白薯的香甜,交织出最动人的烟火气。这热气腾腾的市集,不仅满足了味蕾,更让寻常百姓家的餐桌变得温暖而有滋味。
(编辑:聂山人)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