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新一轮关税计划,欧盟紧跟:最高将对中国征收50%关税

前言

9月24日,中欧领导人在纽约会面时还在谈合作。9月26日,欧盟就宣布要对中国钢铁加征50%关税,紧随特朗普节拍。

一边高喊"战略自主",一边紧跟美国步伐。欧盟对华政策的180度大转弯,发生在短短48小时之内。

欧盟为何急着跟随美国?欧盟对华政策转变的背后有什么考量?

编辑:y

48小时内的完美配合,这时间也太巧了

9月25日,特朗普刚宣布自10月1日起,美国将对进口的所有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关税;对所有厨房橱柜、浴室柜及相关产品征收50%关税、软体家具征收30%关税;对在美国境外生产的重型卡车征收25%关税。

仅仅过了一天,欧盟就计划对中国钢铁征收50%关税,这个时间差精确得让人怀疑。

你说奇怪不奇怪,两个看似独立的经济体,做出如此重大的决策,竟然能在24小时内前后脚出手。

这种默契程度,就像提前彩排好的双簧戏

更让人意外的是时间背景。

就在9月24日,中欧高层还在纽约握手言和,中方明确表达希望欧方避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当时欧盟那边点头如捣蒜,一副深表赞同的样子,结果转身就挥起了关税大棒

这翻脸的速度,比天气变化还快。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塞茹尔内的解释更是让人哭笑不得,说什么"欧洲别无选择"。

别无选择?明明就是主动选择了最愚蠢的那条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刚警告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拖累世界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

可欧盟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急着向华盛顿表忠心。

这种操作,连我们这些看热闹的都能看出来,不是被逼的,而是心甘情愿的。

哈佛大学贸易政策专家直言,美欧协调行动标志着"新冷战经济版"的开始。

可偏偏,这种"默契"暴露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更多。

嘴上喊自主,身体很诚实

说起欧盟这些年,战略自主的口号喊得震天响。

可一到关键时刻,立马就原形毕露了。

面对特朗普单方面掀桌子的行为,欧盟不敢说半个不字,反而将中国视为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

这种欺软怕硬的做派,哪里还有一丝追求"多极世界"的雄心?

分明是甘愿做美国经济附庸的彻底坦白。

欧盟钢铁业的困境,根源其实在自己身上。

能源成本疯涨,德国工业电价是中国的两倍还多,这能怪谁?

劳动力市场僵化,监管制度复杂,绿色转型进展缓慢,这些结构性问题一个都没解决。

可欧盟政客们不愿承认这些,他们更乐意用"外部威胁"来掩盖改革上的无力。

用关税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制造"我在保护你"的幻觉。

说到底,这是一种经济上的懦夫行为,也是一种政治上的矮子姿态。

欧洲智库分析得很透彻,欧盟此举将损害自身制造业竞争力。

可是布鲁塞尔的精英们听不进去,他们已经习惯了对美顺从,对华强硬的舒适区

更可怕的是,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正把欧盟推向一个更大的陷阱。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目标绝非仅仅是中国。

今天欧盟能跟随美国对中国加税,明天特朗普就能以更苛刻的条件要求欧盟在新能源、数字税等领域做出让步。

到那时候,欧盟还剩下多少底气?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蠢操作

这个陷阱到底有多深?先看看数字就知道了。

欧洲央行内部评估显示,关税政策将推高通胀率0.5个百分点

钢铁是基础原材料,广泛用于汽车、机械、建筑等行业。

一道50%的关税一旦落地,首当其冲的将是德国的汽车产业。

德国汽车工业联盟已经坐不住了,他们非常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钢铁价格一涨,全产业链成本都得往上抬,最终买单的还是欧洲的消费者。

法国建筑业协会预测,钢材涨价将推高房屋建设成本15%

这种"自己给自己添堵"的操作,恐怕只会让普通民众和中小企业承担更沉重的负担。

更要命的是,欧洲本来就面临不小的通胀压力。

关税一加,进口原材料贵了,制造成本高了,零售价自然也要涨。

这不是保护,这是自残

与此同时,欧盟正在亲手拆除自己赖以生存的多边贸易体系。

当基于规则的秩序崩塌后,一个奉行"丛林法则"的世界,对欧盟这样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的经济体而言,将是致命的。

韩国钢铁企业因成本上升已开始向东南亚转移产能,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反观日本对华钢铁进口仍保持增长,与欧美形成鲜明对比

澳大利亚、巴西等资源国对华贸易政策保持开放,人家看得很清楚。

欧盟原本想通过筑起关税壁垒来保护自己,但结果很可能是把自己封死在一个失去全球竞争力的孤岛上。

当外部市场被切断,内部结构又迟迟无解,最终吃苦的还是欧洲企业和老百姓。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历史不会放过装睡的人

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封闭不会带来安全,依附不会换来尊重。

当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欧盟今日的决策,无异于一场政治上的集体自杀,其苦果最终将由欧洲的企业和民众来吞咽。

多项经济学研究表明,贸易保护主义最终会反噬实施者。

历史上每次大规模的贸易战,最后受伤最重的往往是发起者自己。

欧盟曾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是自由贸易的代言人。

可现在,面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它不仅不反对,反而主动配合。

这种"立场漂移",最终会让欧盟失去作为全球第三极的地位。

而且越是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越容易被边缘化。

说到底,欧盟这一轮操作,并不是基于什么战略考量

而是一种膝跳式的反应,一边顺从美国的贸易霸权,一边将本国产业的困境甩锅给中国。

这是典型的"打不过就抱大腿,管不好就找替罪羊"。

中国不是没见过风浪,贸易战、科技战、地缘打压一个也没少。

但这些年,中国靠着自身的产业升级、市场多元化调整,撑过了一波又一波冲击。

现在中国正在加快和东盟、中东、非洲、拉美等区域的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也在不断深化。

中国不会被某几个国家的关税逼停,这一点早就被历史证明了。

而中国,在历经风雨之后,必将以更坚韧的姿态,找到穿越这场迷雾的新航向。

时间会告诉欧盟,跟着特朗普起舞,不是出路,而是陷阱。

希望他们还有回头的时间,否则,错一步,可能就要付出整个时代的代价。

结语

这场美欧"双簧戏",表面是贸易保护,实质是对多边秩序的破坏,最终受伤的只能是自己。

历史一再证明,封闭不会带来安全,依附不会换来尊重。当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面对这种"联手施压",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财经   关税   中国   欧盟   计划   欧洲   美国   政策   成本   中欧   德国   操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