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催生!中国最愿意生孩子的省,根本不用催,连续七年全国第一

当全国多地在生育率下滑中挣扎时,广东新生儿数量逆势突破113.3万人,出生率8.89%,连续七年全国第一。

广东的113万名新生儿,达成了断层第一,比第二名的河南多出足足近30万,而山东和四川两省相加,才能和广东打个平手。

可见广东是当之无愧的生育大省,当一些地方还在苦口婆心地“催”,广东已经用行动证明,生育这件事,或许根本不用催。

这还不是广东最牛的地方,在新生儿数量前十的省份中,只有广东省的人口一直在变多。也就说很多打工族,都在广东安家落户了。

而浙江省虽然外来务工人口也多,但是大多数人都留不下来,所以拿到浙江户口的新生儿数量并不多。

山东和河南则是人口输出大省,虽然走的人多,但是出生的人更多,人口在缓慢的减少。广东一个省,就可以吸纳山东河南两省的70多万迁出人口。

如果比较出生数量,那么广州是第一,如果比较生育率,西藏,青海,宁夏和贵州这四个偏远贫困地区才是第一,生育率高达10%以上。

也就是越是贫困的地区,女性一旦结婚,生育的孩子数量就越多。而东三省受人口流失严重,生育率垫底,只有3到4%。

除此之外,上海由于经济压力大,生活成本高,受外国文化影响大,人口虽多,生育率却极低,只有4.75%。

虽然上海户口已经一再放松条件。但是从生育率来看,在上海生孩子比在北京还难,北京常住人口比上海少了300万,但是北京的生育率高达6%。

目前中国整体的生育率已经和世界倒数第一的韩国,还有一直在打仗的乌克兰差不多了,连日本的生育率都比我们高。

各路专家都想了很多主意,来催生年轻人。但是他们没搞明白,年轻人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

不婚不育的背后是高昂的房价、996的工作、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北京大学乔晓春教授点破关键:“想提高生育率,得先解决年轻人的生存压力。”

他们似乎认为,只要口号喊得够响,惩罚措施够严厉,年轻人就会乖乖去生孩子。广东的成功,不是靠一个政策,而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生态系统”。

广东的生育率,很大程度上是重男轻女文化做出的贡献。在广东的潮汕、客家地区,宗族文化的影响力依然强大。

“多子多福”、“养儿防老”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深入骨髓的信念。家族的延续和兴旺,是比个人享乐更重要的事。

这种强大的内生动力,是其他地方学不来的。深圳常住人口中,外地人超过1200万,他们在这里工作、结婚、生子,新生儿中有近一半的父母来自外地。

人来了,能不能留住,敢不敢生,就要看地方的诚意了。广东的政策,突出一个“实在”。比起北上广深,广州的房价和物价都更为便宜。

而广东各个市区,县镇的经济状况也较好。东莞市万江街道新村社区宣布,二孩奖1万,三孩奖2万。

大朗镇求富路社区推出生育奖励办法,二孩奖2万、三孩奖3万,均一次性到账。长安镇厦边社区生育二孩一次性奖励2万元,并每月发放3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两周岁止。

这种直接发钱的方式,虽然简单,但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远比任何空洞的口号都来得实在。它传递的信息很明确:你只管生,政府帮你分担压力。

除了钱,还有便利。广东在全国率先推行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解决了无数外来务工年轻人的大麻烦。2024年,超过12万对新人在广东异地领证,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在三年内有了孩子。

生育率不是一个需要被“管理”的指标,而是社会健康度的“结果”。

2025年1月1日起,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正式实施,对3岁以下婴幼儿发放现金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600元,直至满3周岁。

与其绞尽脑汁地设计各种“催生”话术,不如踏踏实实地去建设一个让年轻人能看到希望的社会。

当一个地方能提供足够多的好工作,有相对合理的房价,有完善的托育服务,能让年轻人凭努力就过上体面的生活时,他们自然会愿意在这里扎根、成家、孕育下一代。

药方不在广东,而在通往广东的路上。这条路的名字,叫作“安居乐业”。

29省份人口出生率一览,生娃最多的十大省份都有谁

鲁中晨报

2025-04-1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育儿   中国   全国   广东   生育率   新生儿   年轻人   人口   数量   河南   山东   北京   上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