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算风流场上的老手,一生有过3个优秀男子,最后都落了个悲剧收场。
正如梁启超对她的评价:不守妇道,自误误人。
她就是和林徽因齐名的民国才女——陆小曼。
1903年的上海孔家弄,陆小曼含着金汤匙出生了。
作为9个孩子中唯一存活下来的,陆小曼从小被父母捧在掌心上,享受最好的条件,接受最好的教育。
少女时期的陆小曼,一张小巧精致的瓜子脸,又生性风流,令无数男子为之倾倒。
令人意外的是,这么一位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精通中英法3国语言的新派女子,第一段婚姻却走了传统路线——包办婚姻。
也难怪,当时陆小曼只有19岁,还是个丫头片子。听到父母说对方如何如何优秀,便不多思索,相识才一个月就匆匆步入婚姻。
对方叫王庚,确实非常优秀。
王庚20几岁便是少将军衔,前途无量。
更难得的是,在三妻四妾还很普遍的年代,他感情专一,专宠陆小曼。
新婚之初,陆小曼也曾感到幸福。
然而当蜜月的激情褪去,她开始后悔了。
王庚哪里都好,就是缺少浪漫细胞,又是个事业狂,整天在外头忙碌。回家有限的时间也用来同房,压根不会陪陆小曼花前月下。
这让陆小曼非常不满。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违背道德的。
陆小曼以此为由,在婚后第4年出轨了徐志摩。
说来也巧,那会徐志摩追求林徽因不成,正陷入失恋的痛苦中。陆小曼的出现,恰好抚慰了他的寂寞。
2个同是离经叛道的人,就这样公然在一起,把王庚的脸面丢在地上摩擦。
王庚和徐志摩都是梁启超的学生,被同窗好友背后捅一刀的感觉,想想就难受。
当然,更痛苦的还是爱妻的背叛。
陆小曼罕见旗装装扮
不过痛苦归痛苦,王庚还是太爱陆小曼,放下了一个军人的尊严,不仅对她没有半句责怪,还百般挽留。
换成别的女人,大概心都要化了。
可陆小曼不同,她是众星捧月的社交女皇,最不缺是就是感情了。
她铁了心要和徐志摩在一起。
在陆小曼的步步紧逼下,王庚最终无奈离婚。
第二年,陆小曼和徐志摩举行婚礼。
仿佛为了向全世界证明他们的真爱,这场婚礼在热闹的北京北海公园举行,规模之盛大,邀请的来宾多达300位。
偏偏,徐志摩的父母没有到场。
2位思想传统的老人家,并不接受陆小曼当儿媳。
梁启超到场了,却给了陆小曼一个极大的难堪。他毫不留情地当众训诫:
“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责。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
其实,梁启超暗戳戳指责陆小曼“不守妇道”,除了说她和徐志摩一事,还有另一件更过分的。
原来,早前谈离婚时,陆小曼发现自己怀了王庚的孩子。
那可是王庚盼了4年,好不容易才盼来的第一胎。
这个孩子的出现,或许是上天在提醒陆小曼,别离婚,否则不会有好结果。
但陆小曼任性到,竟瞒着王庚,偷偷跑到偏僻的小诊所把孩子拿掉!
那个年代,医疗还没那么发达,去的还是小诊所。
陆小曼意料之中落下病根,从此无法生育,而且经常头痛昏厥。
事情总是一环扣一环。
因为拿了孩子带来的身体病痛,徐志摩为陆小曼请了一位家庭医生。
不料,曾经的出轨戏码再次上演。
这位家庭医生,就是陆小曼的第3个男人——翁瑞午。
翁瑞午是清代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之孙,家里有茶山、有房产,有数不清的古玩字画,可以说钱多到花不完。
这人除了钱多,还有另一个优点,就是擅长中医推拿。
每次经他服务,陆小曼总能头痛消除,神清气爽。
因此,陆小曼依赖上他,起初天天唤他上门,后来干脆让他住下。
再后来,陆小曼学会抽大烟,经常和翁瑞午同卧一榻吞云吐雾。
孤男寡女,暧昧丛生。
一时间,流言四起。
作为一个男人,徐志摩自然忍不了,和陆小曼为这事频繁吵架。他在1931年的一封信中写道:
“小曼依然故我,生活奢靡,我为此心力交瘁。”
万般痛苦之下,徐志摩经常去北平香山,找昔日女神林徽因倾诉。
林徽因十分同情挚友的婚姻遭遇,实在不忍心告诉他一个秘密。
林徽因和徐志摩
原来,早在当初徐志摩和陆小曼订婚时,林徽因就收到梁启超的来信,上面写道:
“盼望她(陆小曼)能有觉悟(但恐甚难),免得将来把志摩弄死。”
这位政治家还是很有远见的,他看透陆小曼本性难改,迟早会害死徐志摩。
结果一语成谶。
徐志摩这个富二代,为了娶陆小曼,惹恼了父亲,被切断了经济支持。
而陆小曼习惯奢华,不肯节制一分一毫。
即使是在经济最紧张的时候,陆小曼依然流连舞场,一个月开销五六百,相当于现在的30000元到40000元。
如此,逼得徐志摩不得不到频繁坐飞机,来往于苏州东吴大学、上海法学院、北平北京大学等等,天南地北地任教赚钱。
这也意味着,徐志摩几乎没有时间陪伴陆小曼,给她想要的月前月下的浪漫。
但这一次,陆小曼并不像当初和王庚在一起那样,整天抱怨寂寞无聊。
因为她身边还有一个翁瑞午。
所以,当徐志摩猝然离世时,陆小曼的生活似乎并不太受影响。
1931年,徐志摩为了赶去北平,参加林徽因在协和小礼堂举行的建筑演讲,图省钱再一次坐上免费的邮政飞机,途中不幸失事,年仅34岁。
从此,陆小曼和翁瑞午,“光明正大”同居了,长达30年。
加了引号是因为,翁瑞午是有妻子的,还有5个孩子。这么做是违背道德的。
但她不在乎。
翁瑞午愿意无条件供养她,照顾她,为她鞍前马后,让她继续过奢华无度的日子。对她来说就足够了。
陆小曼向来都是这样,不管外界的眼光,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过得舒坦就行。
翁瑞午曾对友人说:
“小曼是水晶瓶里的名贵鲜花,需得时时供养。”
翁瑞午确实供养了陆小曼下半辈子。
但他并非专情。
翁瑞午56岁那年,让28岁的干女儿关小宝怀孕,锒铛入狱。
那会陆小曼也已经年过半百,多病缠身,骨肉如柴。失去翁瑞午的供养,她不得已出去工作勉强维持生计,晚年过得很凄苦。
陆小曼就这样熬了10年,到1965年弥留时,体重只有60多斤,身上穿的棉衣残破到露出里面的棉絮。
临终前,陆小曼嘱托好友,千万将她和徐志摩同葬。
她和翁瑞午虽然同居多年,但俩人没结婚,她的身份还是徐志摩遗孀。
她以为同葬之事板上钉钉,不料却落了空。
徐志摩和前妻张幼仪所生的儿子徐积锴,以“陆小曼和翁瑞午已是事实夫妻,不再是徐家儿媳”为由,拒绝了合葬。
无儿无女的陆小曼,最终身无葬处,骨灰也不知去向。
人生如此落幕,不可谓不凄凉。
陆小曼一生3个男人,无一都深深爱着她,给过她无限宠爱和供养。
而陆小曼总是对外强调,她爱的只有徐志摩一个。临终前才会心心念念要和对方同葬。
可她真的爱徐志摩吗?
我看未必。
想想那个年代,飞机这种交通工具还未普及。陆小曼担心安全问题,曾劝徐志摩少坐飞机。
徐志摩说,家里经济有限,你又不肯稍微节省,不赚钱怎么行?
此后,陆小曼不再提及安全问题,反建议徐志摩少点回家。
多赚钱,少回家。这是多么自私!
陆小曼不愿牺牲自己的享乐生活,即使是建立在丈夫疲累不已、安全堪忧的基础上。
可见,她对徐志摩即便有爱,也是不多的。
这朵带刺的玫瑰,最爱的终究只是她自己。
而从结果上看,陆小曼的3个男人下场都差强人意,她自己同样凄凉收场。
正正应了梁启超那句:误人,也自误。
放纵者自误误人,清醒者渡人渡己。
愿你我都成为清醒的摆渡者。
信源:凤凰视频-《家国梦影》——民国名媛往事、韩石山著《徐志摩传》 等。
更新时间:2025-05-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