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今年上半年外媒就报道称,特朗普和中国的第一场“稀土战”失败,让之前最受信任的白宫“反华头子”纳瓦罗被边缘化,直到现在都没有怎么露面。
如今相同的剧本再次上演,这轮关税摩擦美国刚落入下风,特朗普又将责任归咎到贸易部长卢特尼克头上。
美媒曝光前不久一场会议上,特朗普痛骂了美国贸易部门的一把手卢特尼克,看来这次是又准备对华转向了。
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曾是特朗普身边的“红人”。
这名政客对中国问题有很大的执念,曾主张美国应该对华采取“最激烈的手段”,还在他写的书中对中国多次出言不逊。
纳瓦罗在今年6月份被美国媒体披露,称他已经在特朗普团队中遭到“边缘化”,很可能是受到了和中国第一次贸易摩擦的影响。
正是他让特朗普对中国征收145%的关税,结果后续因为美国“断供”稀土等一系列原因,特朗普被迫主动求和要求谈判,这也让美国总统颜面无光。
当时在中美谈判之后不久,特朗普撤换掉了一大批“激进派”。
包括本来该出任商务部负责出口管理的助理部长海德的提名,也被取消了。
他一手出台了很多针对中国的法案,是不折不扣的对华“鹰派”。
这次调整,随之而来的就是特朗普第二阶段的对华政策,总体来看就是从之前的正面征税,变成现在的“关税+管制”,且继续拉拢西方盟友对华施压。
不过这次特朗普一个用力“过猛”,对中国管制清单进行穿透制裁,波及到大大小小数千家公司之后,中方再度对美进行反制,并在10月9日重新宣布稀土管制。
在最近一周时间内,特朗普团队的态度多次反复,还不断拿出筹码来施压中国取消管制。
在软硬兼施都没有结果之后,特朗普在日前对中国的态度又一次软化了下来,他又收回了自己“征收100%关税”的豪言,说对中国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
在参加APEC峰会和中国见面之前,特朗普主动抛出来三个条件:
大豆、稀土和芬太尼,明确表示只要中国帮美国解决问题的话,美方也能考虑对华减税。
美媒的理解更直白:
特朗普既然说出来“能谈判”,就证明总统团队之前的策略不奏效了,对中国的这些关税措施可能统统要整改。
而且考虑到美国大豆、天然气、石油和煤炭这些能源,对中国出口已经停止,美国很可能在此次峰会上还要做出新的让步,让中国购买美国的商品。
到最后如果一切“恢复原样”,美国这几个月对华征收关税就纯粹是负收益。
因为和特朗普在农业州损失的支持率、美国人付出的成本相比,美方从中国赚取的关税不值一提。
这种情况下,新的“替罪羊”就要来了。
近日美国媒体曝光:特朗普在一场内阁会议上痛骂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甚至用了“愚蠢”这种侮辱的词汇。
特朗普指责卢特尼克把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完全搞砸了,他还对万斯和贝森特说,以后卢特尼克“别想再控制我们的决策”。
如果特朗普的言论属实的话,很明显卢特尼克大概率也会面临纳瓦罗一样被边缘化的结局。
甚至还有预估认为,他有可能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内,首名被撤换的内阁高层官员。
霍华德·卢特尼克,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启用的新班子成员。
作为美国负责贸易问题的“一把手”,参与了中美贸易的几乎每一个环节。
他之前曾是美国国内有名的企业巨头,在被特朗普提名的时候,就曾大力提倡对中国使用关税手段,将关税奉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手段。
上台之后他一手制定了“对等关税”,也是推进针对中国科技企业的限制措施的幕后黑手。
这一措施直接打乱美方既定对华战略布局,导致中方强化稀土出口管制的反制回应。
这次特朗普怒斥卢特尼克,原因是这位商务部长在未通过白宫全面评估、未征求财政与国防等关键部门意见的情况下,悄然推出针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新限制措施。
这一“先斩后奏”的操作,彻底打破了特朗普团队精心设计的战略节奏——
彼时美方正计划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前,释放对华缓和信号,为后续谈判创造外交空间。
显然如果卢特尼克“做成”这件事,后果可能不会被追究,但现阶段闹成了烂摊子之后,他自然已经没办法对特朗普交代了,才成为“背黑锅”的人选。
换个角度来看,卢特尼克的每条政策必然是得到特朗普支持的,他现在被“怒斥”,也说明特朗普政策的失败。
国内政治层面,美国中西部农业州作为特朗普的核心票仓,正因中国减少大豆采购面临库存积压、价格下行的困境,农业选票流失风险迫使其将“恢复大豆出口”列为优先议题。
经济层面,持续的对华关税政策推高了美国国内通胀,降低关税成为缓解民生压力的现实需求。
而战略资源领域的被动局面,更让美方意识到强硬路线的不可持续——
中国不仅掌握全球90%以上的稀土产能,更牢牢把控相关核心技术,形成难以替代的供应链优势。
所以这只是特朗普一时的让步,并非是美国准备“痛改前非”,未来和中国握手言和和平相处了。
正如美消息人士所说,美方的政策摇摆不代表会取消对华遏制的长期目标。
即便特朗普释放缓和信号,美国仍在通过其他渠道持续施压:
比如他们近期施压荷兰政府干预中企股权交易,以及威胁暂停与中国的食用油贸易,试图以多领域牵制换取谈判主动,这些都并非是一人之决策。
这种“边谈边打”的策略,暴露其既想缓解现实压力,又不愿放弃遏制企图的矛盾心态,未来还会换种方法继续尝试。
《特朗普撤销对华鹰派涉中国关键岗位提名,有人哀号:要对华软了吗》观察者网
《白宫关税团队权力洗牌 鹰派阵营的商务部长及贸易顾问被边缘化》新浪财经
《特朗普提名卢特尼克任商务部长:将领导关税和贸易议程》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