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AI界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科学家起义”。
年仅27岁的华裔天才姚顺宇,在得知自己效力的AI巨头Anthropic竟将祖国中国列为“敌对国家”后,毫不犹豫地递交了辞呈。
十天后,他空降谷歌DeepMind,完成了对前东家的漂亮反击。
这位清华物理学霸,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科学家的风骨!当科技被政治裹挟,真正的天才从不妥协。
事情要从2025年9月5日说起。那天,估值已超千亿美元的AI独角兽Anthropic,突然抛出了一份《更新对不支持地区的销售限制》声明。
这份看似普通的商业文件,却藏着极具挑衅的内容——白纸黑字地将中国划为“敌对国家”。
声明宣称,将全面停止给中资持股超50%的企业提供Claude服务。这一禁令不仅针对中国大陆企业,连新加坡、香港等地中资子公司都未能幸免。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Anthropic的CEO达里奥・阿莫迪在此前的公开演讲中竟声称“卖芯片给中国就是赌国家未来”,硬是把正常的科技合作扭曲成政治问题。
科技无国界,但科技公司却有立场。这道突如其来的禁令,在公司内部引发了剧烈震动,特别是对那些为公司付出智慧与汗水的华裔研究员们。
然而,谁也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的,竟是公司里最耀眼的明星科学家。
如果你以为姚顺宇只是个普通的华裔研究员,那就大错特错了。他的人生轨迹,堪称“开挂范本”。
姚顺宇的物理天赋早在中学时期就已显露锋芒。
从上海市物理竞赛一等奖到全国决赛二等奖,这个来自宁夏的少年一路过关斩将,17岁就被清华大学物理系提前锁定。
在清华这个英才云集的地方,姚顺宇不仅没有被“埋没”,反而更加耀眼。
他敢在大二时就选修博士生专属的“凝聚态物理前沿”课,这门课的教材是全英文的,每节课要啃3篇顶刊论文,作业全是复杂的公式推导。
授课老师起初劝他“先把本科基础课学扎实”,结果姚顺宇直接亮出自己全满分的成绩单,让老师心服口服。
真正的天才是藏不住的。他参加中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作为清华代表队中唯一的本科生,却成了学校在该竞赛中唯一斩获特等奖的学生。
在科研方面,他更是一头扎进高维空间的拓扑分类这一难题中,光是推导公式的草稿纸就攒了三大本。
最终发表的50多页论文,不仅补全了高维空间的拓扑分类方法,还给出了可验证的实验方案,成为该领域的“教科书级”成果。
本科期间,他手握两篇《物理评论快报》论文,定义了两个新物理概念,2018年更拿下清华本科生最高荣誉特等奖学金。
就是这样一位物理学界的“准大神”,博士毕业后却意外跨界扎进了AI圈,并于2024年加入Anthropic,迅速成为核心研发组负责人。
但后来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位被公司寄予厚望的天才,却在职业生涯的上升期选择了急流勇退。
在Anthropic,姚顺宇的表现同样惊艳。
他牵头优化了模型的多模态任务决策模块,解决了长文本处理时的逻辑断层问题,最终让Claude的自主决策能力提升40%,成本却压到2-3千万美元级别。
公司内部都称他为“核心发动机”,这个绰号足以说明他的不可替代性。
然而,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却在公司发布那份争议声明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望。
事实上,Anthropic内部的对华歧视早已不是秘密。
据报道,华裔员工申请算力,得等两周才能批下来;而同期美国同事的申请,当天就能拿到,即使申请量是华裔的5倍也不例外。
就连提交代码后,华裔工程师的审查周期也比其他员工长30%。如果去参加国际会议,华裔员工需要经过三重安全审批,即使是同事之间用中文聊技术,也必须再翻译成英文存档。
这种赤裸裸的歧视性政策,让多位华裔研究员感到极度不安,而姚顺宇则是其中反应最激烈的一个。
9月19日,他果断递交了辞呈,并在博客中直白地写道:“我强烈反对Anthropic发表的反华言论,尤其是在最近的公开声明中,中国被称为‘敌对国家’,这占我离职原因的40%。”
这位天才科学家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尊严。
然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仅仅用了十天时间,就完成了从离职到再就业的全过程。
姚顺宇在博客中提到,反对公司将中国列为“敌对国家”这一原因,只占他离职决定的40%。
那么,另外60%的“隐情”又是什么呢?
事实上,这深层的60%,恰恰源于他对AI行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
当Anthropic把“安全AI”逐渐变成“反华AI”时,姚顺宇已经预见到了这家公司的局限性。一家被意识形态绑架的科技公司,注定走不远。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选择的新东家谷歌DeepMind,其CEO一直主张中美AI合作,公开表示“AI安全需美中携手”。
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与Anthropic的“民主独占”形成了天壤之别。
更重要的是,姚顺宇或许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真正的科学进步,从来都是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的。
当他亲眼目睹Anthropic背离这一科学精神时,离开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十天后的9月29日,姚顺宇正式空降谷歌DeepMind,负责Gemini旗舰模型的RL优化。
这一迅捷的转身,不仅是对前东家的漂亮回击,更是对自己科学信念的坚定践行。
而他的选择,也恰好印证了中国AI产业的那句名言——“越封越强”。
当Anthropic试图通过封锁来遏制中国AI发展时,它或许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重复当年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后,催生百度、阿里等本土巨头的历史。
这一次,中国AI企业的反应同样迅速而有力。
在Anthropic发布声明后,阿里通义千问第一时间宣布提供“无缝迁移服务”,承诺为受影响企业提供免费API接口和专项迁移支持。
同时,国产大模型DeepSeek、Kimi等也纷纷推出优惠方案,主动承接从Claude流失的用户。
一时间,中国AI界不仅没有因封锁而陷入困境,反而掀起了一轮新的创新热潮。
这种“越封越强”的现象,并非偶然。
正如英伟达CEO黄仁勋曾指出的,中国在能源成本、政策支持、应用场景和人才规模上都拥有独特优势。
封锁从来都不是创新的催化剂,但有时却成了自主创新的催化剂。当外部的大门关闭,内部的力量便会以前所未有的能量迸发出来。
姚顺宇用行动证明:真正的科学家,骨子里都流淌着尊重事实、捍卫真理的血液。而他的选择也预示着——那些试图用高墙围堵智慧之流的人,终将被历史的潮流所抛弃。
科技或许有国籍,但科学精神没有边界。在这个意义上,姚顺宇的转身,不仅是对一家公司的告别,更是对一种封闭思维的坚决否定。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10-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