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百岁公园”守望“千园之城”

晶报《直播深圳》联动“公园体验官”解锁深圳中山公园新玩法

你知道深圳最“老”的公园多少岁了吗?“五一”快到了,不妨趁着假期来逛逛这座在深圳的“百岁公园”吧。4月26日下午,晶报《直播深圳》第三次联动“深圳公园体验官”,走进中山公园,感受深圳最“老”公园的百年风骨。

▲晶报主播和公园体验官在中山公园现场直播。

中山公园的“百年之约”

中山公园位于深圳西部南山中心地段,与南头中学毗邻,东接南山大道,占地面积约49万平方米。1925年由爱国华侨、香港绅士胡钰先生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捐资兴建,也是深圳的第一座公园。到今年中山公园正好百岁。百年来,深圳从只有1个公园“长成”如今拥有1320个公园的“花园城市”,中山公园这位“百岁老人”,不仅见证着深圳公园的百年发展历程,也见证着城市的沧桑巨变。

直播从中山公园的东门开始,深圳公园体验官“公园里的小梁番茄”(下文称“小梁”)再度受邀来到直播现场。从东门牌坊进来,我们沿着逸仙湖旁的步道一直往前走。“刚过去不久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将中山公园设为了主会场之一,以‘百年之约’为主题举办了多场活动。”小梁一边走一边回忆,“我当时在中山公园会场,参赛的花园作品非常好看!我还体验了文创市集、非遗潮剧、诗词歌会等特色活动,傍晚的春日民谣音乐会是我最喜欢的,在百年公园的怀抱里,吹着微风听着民谣,太享受了!”

“中山公园一开始建成的时候面积并不大,后来南山区对中山公园进行了升级改造,将面积足足扩大了37倍多。”小梁接着介绍说,“为了保持百年老公园的特征,保留大家的记忆点,公园整体环境和布局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很多市民朋友还能找到小时候在公园活动的场景。”不一会儿,我们看到了逸仙湖湖面上一座白色拱桥,更浪漫的是,湖中还有座情侣岛。坐在情侣岛的凉亭里,便能一览无余将湖面风光尽收眼底。

▲晶报主播和公园体验官在中山公园现场直播。

大榕树下“绘”中山公园

绕着逸仙湖走出来之后,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大草坪,格外引人注目的是草坪中央的一棵大榕树,像擎天的绿色巨伞,张开在半空里。据悉,该大榕树的树龄已超过110岁,是国家三级古树。此刻,中山公园“百岁爷爷”的形象仿佛被眼前的这棵大榕树“具象化”了。

本次直播还邀请到了另外一位深圳公园体验官“黎子深绘公园”(下文称“黎子深”),用手中的画笔来传递深圳公园之美,是他一直坚持做的事情。跟黎子深见面后,我们一起坐在大草坪上,一边欣赏黎子深带到现场的亲笔画作,一边聊着关于深圳公园的故事。

▲公园体验官(中)现场创作完成了一张“小画”。

“深圳一年四季的绿色非常吸引我,尤其是公园里的绿色,所以我想把这些‘绿色’画下来。后面我在整理画作的时候,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画了这么多了。”黎子深一边翻着手中的画册一边向我们分享,“除了公园,我也画过很多晚霞。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在海边看了31次日落,用水彩画了45幅晚霞。就像一个‘落日捕手’,将落日晚霞装进画册,打包带走。”

让网友们印象深刻的,还有黎子深在小红书上发起的“我在深圳藏小画”互动活动。“‘藏小画’就是把一张小画画完之后藏起来,然后我会在自己的小红书账号上发布线索。有兴趣的网友就会根据线索去寻找这幅画,找到小画的网友通常会在评论区里分享他们的感受。”黎子深介绍说,“我觉得眼前的这棵大榕树,还有现场市民在草坪上休闲放松的场景,就非常值得画下来。”

直播期间,黎子深以大榕树为主景,现场展示了“小画”的创作过程。只见他先勾勒出大榕树的轮廓,然后用更明亮的绿色画出一簇簇树叶,接着是用深棕色描绘出树干,而后是勾画出大草坪和正坐在草坪上的人们。画笔流转间,眼前的美景便“定格”在了黎子深手中的小画上。完成之后我们将这张小画藏在了大榕树旁,也当作是送给中山公园这位“百岁爷爷”的一份小礼物。

▲公园体验官现场创作的“小画”。

“公园+商圈”的无限活力

从大草坪出来继续往前走。园内绿树葱葱、植被茂密,无论是上百年的古树名木,意境满满的草坪独树,还是高耸入云的幽静树林,在中山公园都能欣赏得到。走过一段上坡路后,我们看到了智能健身广场,广场上方矗立着一座解放内伶仃岛的纪念碑。纪念碑处紧挨着南头古城,在小梁的推荐下,我们决定再逛逛南头古城,解锁从公园延伸出的“周边玩法”,体会“公园+商圈”的更多可能。

近年来,南头古城以历史为基底,改造成一个包容多元文化的城市创意街区,引入了许多商业业态,比如特色餐饮、文创市集等,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进入南头古城后首先看到的是“超级黑胶工厂”,工业风的建筑风格给南头古城增添了不少新意。接着便能看到“新安县衙”,新旧建筑的交叉充分体现出传统与创新在这里交融碰撞。

▲晶报主播采访公园体验官和咖啡店主理人。

直播过程中,我们打卡了布置精美的wild season花店和具有广府特色的“得咖啡”。得咖啡主理人沈先生在接受直播采访时表示,南头古城是与中山公园相邻的商圈,把店开在这样的商圈,可以把逛公园的客流吸引过来。“部分客人会选择过来买上一杯咖啡,一边喝一边逛古城和公园,又或者是逛公园逛累了过来歇一歇喝杯咖啡,市民游客的体验更好了,来店里的客人也更多了。”

如今,深圳建成“千园之城”,“公园+商圈”模式也逐渐兴起。中山公园与南头古城的联动交融,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选择,也为公园经济注入了新活力。这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通过空间规划实现“自然引流+消费转化”的闭环,满足人们对自然和社交的双重渴望,让城市与人建立长久的情感联结,才能可持续激发出“公园+商圈”模式的无限活力。

来源|晶报APP

记者:叶婷婷

实习生:揭冠立

编辑:陈章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1

标签:旅游   特别报道   公园   公园   深圳   小梁   古城   商圈   大榕树   现场   草坪   东门   晚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