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少林寺 寂寞禅静能否

【卷首语】这是我2016年冬天写的一篇文章,现在看来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我每次到少林寺好像都是在冬日里,细想想,也不属巧合。

冬日的少林寺少了嘈杂的游人,苍松古柏和飘落的银杏叶,伴着吃斋念佛的诵经声,我心中晨钟暮鼓的千年古刹原本就应该是清静之地。

“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清代乾隆皇帝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夜宿于此,也曾对少林寺的这份禅静有感而发。

满心虔诚,迈入悬挂着康熙皇帝手书的“少林寺”匾额的古老山门,“咚……咚……咚……”神秘的钟磬之音,悠扬而宏亮,仿若引导人进入一个纯净怡悦的世界。

冬日,少林的林木也是极为茂盛苍翠的。有道是“少林有松柏,一千五百载;枝叶飘动处,自有禅方来”。

寺院里一株株古老的松柏像忠诚的少林武僧,威严神圣而不可冒进;斜阳树影间“尽形寿,不淫欲,汝今能持否?”的声音似乎还在回荡着。

禅是寂寞的,热闹处便无禅可言。即使佛门挡不住这个世界咄咄逼人的喧嚣,然而佛与尘,原来只隔着一个心门,轻轻一迈,佛的理想,还是尘世的渴望,都豁然开朗……

好熟悉的《牧羊曲》,一首禅意悠悠的诗情韵律,浮现出一幅美妙空灵的桃源景致。

恍惚间,我仿佛也置身于其中,敛起内心的狂躁,听松涛讲禅,听溪水讲禅,听螳螂讲禅,听古老的石碑讲禅。

立雪亭,仰望乾隆爷御笔“雪印心珠”,想起了断臂的神光。“心气浮躁,怎能入佛。要我真传,除非天降红雪”……伫立门旁,雪中依稀,似曾记忆。

西方圣人殿,原名千佛殿,是清代武僧的练功房。殿内青砖铺就的地面上,那48个深浅不同的脚窝,赫然醒目。这些脚窝是千百年来少林寺的和尚们练武踏成的,是他们经年累月练功的“纪念”。

请输入图片描述请输入图片描述

少林武僧冬练寒九,夏练三伏,习武修禅,十八般武艺,悟得佛法清心;才有了十八棍僧救秦王的荣耀。

少林弟子一茬茬地来,一茬茬地去。它们呢,依然鹤发童颜地站在少室山下,站成一道岁月的风景。

迷离的眼眸,好似难言,更似难懂,是不是迷失了来时的路?我等凡尘俗子怎能洞明。

还是在菩提树下,捻燃一柱清香,敲几声木鱼,袅袅梵音,寥寥青烟,阿弥陀佛缭绕于心……

塔林,是少林寺僧人的灵魂居所,每一座塔下,都有一个名字和一段传奇的故事。僧人的生前身后名,在这里与青砖与岁月一起寂寞地风化着。

我不由地放轻脚步,再放轻一些,不想搅扰了作古高僧们的清静。

静中有深意,静中有禅机。我等俗人羡慕不着僧人们不与世争、寂静禅定,劈柴、打水、扫地、打坐、念经,闲云流水的日子,但修一份清淡娴静,寻一份安然禅韵,不被俗世所累的心境,也是一生最美丽的相依。

静是人生的必修课。在充满诱惑、充满竞争的现实生活中,用一颗本初清静的心来面对时,会发现生活原来只是生活,我们需要的只是一颗静美之心。

静静的对待生活,不大喜,不大悲,静静的就好。

静静地,我走出了冬日的少林寺。

【作者简介】三姐姐: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专栏作家、旅行家。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商用。

#少林寺##释印乐任少林寺新住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2

标签:旅游   少林寺   冬日   寂寞   少林   武僧   僧人   清静   青砖   古老   松柏   塔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