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狂欢

作者丨黄浩宁(马来西亚中学语文老师)

新加坡的Z世代开办“咖啡派对”,这是令人激赏的一件事情。

在不少人感叹Z世代深陷“娱乐至死”的泥沼、几乎沦为“垮掉的一代”之际,“咖啡派对”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这代人的曙光。他们喝的是让人提神醒脑的香浓咖啡,而不是让人烂醉如泥的酒精饮料;他们参与派对的目的是想听音乐跳舞放松自己,而不是在灯红酒绿杯盏交错间进行不道德活动;他们的狂欢时间到夕阳西下为止,而不是彻底放纵、欲生欲死的夜生活。看来,Z世代还是懂得拿捏分寸权衡利弊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马约尔曾说: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我们真该庆幸有这样一群自爱自重的Z世代,他们在改良社会风气、提升年轻人素养方面是有贡献的。

北大哲学系教授叶朗认为,狂欢是人和人真正达致平等的时刻。根据叶教授的说法,“狂欢”不仅“好”,而且还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如果大家看过类似央视春晚的节目,或者参与过特定民族的庆祝活动,想必能够明白这一点。大家一块唱歌跳舞,或歌颂美丽的祖国、或感谢先祖的馈赠,或纪念前人的功勋,这个时候确实是不分男女老幼、贫富尊卑,甚至国籍宗系的,我们能够亲眼目睹“世界一家,环球同乐”的动人画面。这种“平等的狂欢”弥足珍贵,但我们是否也要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更大的突破呢?

我所谓的突破,“咖啡派对”已经做到了,那就是“健康的狂欢”。倘若我们只强调不分你我,疯狂玩闹在一起,完全被极端的激情所操控,狂欢到迷失自我的地步,丢了钱财,甚至还毁了灵魂,那岂不是乐极生悲、“平等”遭殃?因此,我非常认同“咖啡派对”所秉持的理念,那就是确保大家在放松之余又不至于失去底线,在行动上保持必要的克制。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十分讲究情感的合理宣泄,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担心人们在欢喜或悲苦的当儿,有意无意间降格为情感的奴隶,从而让情绪凌驾于理性之上,做出一些害人害己、追悔莫及的错事。

中国某些省市设立“愤怒房”,让一些憋着满肚子气的人通过花钱进行“合法”打砸活动来消除负面心绪。可我认为,这只会助长人的戾气,有宣扬“暴力解决问题”之嫌。

因此,我更倾向于支持“咖啡派对”的理念,它让我看到一种较为冷静平和纾解压力的态度,至少是一种尝试。我坚信这样的尝试是有益的,这样的理念是值得推崇的,也衷心祝愿这一席“流动的盛宴”能长久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受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美食   健康   派对   咖啡   世代   平等   子孙后代   理念   世界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教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