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美国制裁3000家中企,不惜代价阻止中国办一件事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特朗普现在彻底不演了,通过一招既能制裁中国3000多家企业,又能实现“全身而退”,想以此切断中方科技继续发展的道路。

对此中国也直接摊牌,罕见用“极其恶劣”一词来回应此事,对美国的反制行动也已经在路上。

美国手里有一份全球各国都很熟悉的“黑名单”叫“实体清单”。

这原本是美商务部在上世纪90年代援引《出口管理条例》设置的一个本地标记系统,目的是为了管制国外实体公司对美国进出口。

后来该清单逐步变成美方制裁全球企业的工具,被制裁的所有公司都会被列入其中,然后进行贸易禁运、财产冻结等一系列措施。

在拜登执政时期,美国开始大规模启用“实体清单”来限制中美贸易,将中国的公司实施禁运。

为了阻挡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拜登政府不断寻找中国和美国技术合作、从美国进口科技产品的企业,并将名单持续扩大。

最夸张的一次是拜登政府离任前一个月,美国一次性就将136家中国实体列入所谓“实体清单”。

这些被制裁的公司,大部分都和半导体贸易有关。美政府试图通过这种手段,也是最大程度想阻止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上台之后取消了“大部分”拜登的政策,

但保留为数不多的几项措施,就是继续维系“实体清单”对中国的制裁方案,甚至继续采取扩大的措施。

当时有美国媒体也劝告特朗普应该审查一下实体清单中的机构,取消对一些“有可能和美国继续做生意”的公司的制裁。

原因在于特朗普执政期间,罕见对英伟达公司“开放”,允许他们对中国出口部分替代芯片。

因此一些企业也认为特朗普可能会采取宽松的手段,换取中美合作回暖。

但没想到的是,特朗普最近搞了一把“大的”。

美国商务部29日发布新规,宣布对所有实体清单上的国家,一旦名下有发现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美方也将对他们追加同等制裁力度。

例如制裁对象持股50%的子公司再持股50%的孙公司,同样会被纳入制裁范围。

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的举动实际上也是摆明了要扩大制裁,通过穿透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将实体清单上企业的关联公司也列入名单中。

这份名单上中国有数百家企业在其中,据美国媒体推算,经过延伸之后可能有不低于3000家中国子公司遭到同等制裁。

这样一来和美方的交易就更加不可能了。

其实谁都没想到美国能这样干,关联公司的贸易和主要公司差别很大,更何况有的经营方向都不一样,也和美国没有半点交易内容。

特朗普这样一“搞”的话,中美关系又要面临一番“波折”了。

美国企业也表示担忧,因为他们真正怕的是中国同等的反制政策,不明白特朗普为什么“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原因很显然,是美国对中国科技行业太“担忧”了,以至于美方表示必须要不惜代价“堵上漏洞”。

美媒提到,随着中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崛起,现在已经越来越急迫想对中国进行打击,

试图通过这种“全链条封锁”阻止中国获取关键技术。

他们如果不这样做,这几年中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也会成为定局。

美商务部前部长雷蒙多离任前就提到过,对中国的发展“非常震惊”

业内人士还提到,通过将制裁范围扩大到子公司,可有效阻断实体清单企业通过股权架构调整规避限制的路径,

遏制其借助子公司开展先进技术研发、供应链构建的可能。

2025年美国追加的制裁措施中,便通过此原则将数十家中国科技关联公司纳入黑名单,准备精准打击中国高端计算芯片研发进程。

另外又因为被制裁子公司的跨境交易需获得美国政府授权,这在理论上也增加了业务复杂性与时间成本。

部分国际客户因风险规避选择终止合作,打击公司的“国际贸易”。

但事实上,黄仁勋等人也提醒过:

不管是拜登还是特朗普,他们的行动都是“坏心办好事”,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中国科技企业的自主化进程与产业链重构。

从特朗普上个任期开始对中国动手的2020年,中方就已经投入1.4万亿元支持半导体产业,后续投资数字水涨船高。

美媒称还有几千亿美元的额外扶持,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

中芯国际在制裁倒逼下提升现有设备良率,实现14纳米工艺稳定量产,并且不断取得突破。

美媒的报道数据还显示,中国已经根据美国的制裁内容,构建一套“反制框架”推动了国内产业链协同与政策体系完善。

《反外国制裁法》细则落地之后,中国迅速补充了行业进口漏洞。

前段时间H20被禁售事件,证明国内企业50%以上的芯片开始从本土采购。

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自给率已达50%,形成从材料到设备的完整生态雏形。

当前的现实就是,中国这边开始探索“换道超车”,在量子计算、碳纳米管芯片等领域取得进展,美企已经不是唯一出路了。

更何况在这次特朗普动手制裁中方3000多家企业之后,中国这边也有了回应:

要求美国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并警告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这和美国企业预料的“最坏结果”差不多,面对特朗普的管制,很可能有一大批美国企业也会同步被中国反制。

中方坚决“回击”的行动,虽然短期虽给中国科技企业带来阵痛,但长期来看对中国自主技术发展是绝对有好处的。

原因在于核心技术无法通过外部获取,也只有自主自强才能奠定长远竞争力才能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美国的行为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助推”中企走向独立、强大。


参考资料:

《商务部就美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事答问》中国网

《商务部就日将我多家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最终用户清单”事答问》湖南日报

《又见无理打压!特朗普政府将多家中国科技公司列入“实体清单”》财联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财经   国办   史无前例   美国   家中   代价   中国   实体   企业   商务部   公司   清单   子公司   反制   中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