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的电站配置了2.7万面反射镜。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工程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在戈壁滩建成了全球首座双塔式太阳能热电站。这座电站由中国三峡集团建设,集高效、创新和大规模清洁能源发电于一体,在地球上最恶劣的环境之一下建成。
戈壁沙漠位于中国北部和蒙古南部,是世界第六大沙漠,气候极为干旱。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2至8英寸(约5至20厘米),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英寸。这种极度干旱的特性,加上每年超过3000小时的充足日照,使戈壁沙漠成为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的理想环境。
据报道,这座卓越的太阳能热电站建有兩座高656英尺(200米)的集热塔,每座塔周围都环绕着2.7万面被称为定日镜的反射镜阵列。
热能光线协同利用:据报道,反射镜将阳光聚焦到集热塔上,塔内高温可达1058华氏度(570摄氏度),这些热量随后被高温介质储存。存储的热量用于产生蒸汽驱动涡轮机,使得电站在日落后或阴天仍能持续发电。
与将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传统光伏板不同,光热系统主要利用热能而非光能。这使其成为少数能够按需提供稳定、可调度电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
创新双塔设计提升效能:与传统单塔系统相比,双塔设计使整体效率提升约25%。其运作原理在于双塔可分别捕获不同时段的阳光:东侧集热塔负责上午时段的聚光,西侧集热塔则承接下午时段的集热任务。此外,两片镜场还存在部分重叠,减少了所需反射镜总数,降低建设成本——定日镜约占电站总投资的60%。
中国光热创新战略布局:该电站是区域性清洁能源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枢纽还包含遍布该地区的大型光伏和风电场。全部设施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约50万户家庭供电。
对中国而言,该项目标志着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升级。过去十年间,这个东亚国家在甘肃、新疆和青海等西部省份快速扩张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容量。
中国科学院高级研究员王志峰博士指出,光热发电并非光伏发电的竞争对手,而是与其形成互补的技术,能够弥补能源供应缺口。
目前中国已投运21座商业化光热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57万千瓦。此外,另有30个在建项目将新增约310万千瓦装机。这使中国成为聚光太阳能电站部署的全球引领者。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