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图源:官网截图
一句“养孩子哪有不花钱的”,为人父母的软肋,尤其是中产宝妈,让母婴消费升“天价”。
也让那些被中产宝妈们轻描淡写地称作“洒洒水”的贵妇消费账单,堆砌出了母婴赛道最昂贵的资本神话。
一次月子套餐收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圣贝拉月子中心,在6月28日,成功叩开了港交所的大门,上市首日,圣贝拉高开超40%,总市值超50亿港元。
同一天,BUTONG GROUP(不同集团)也获得了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图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这家定位高端育儿产品品牌的企业,携旗下新锐国货品牌BeBeBus,年初已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向香港主板发起冲刺。
这些不差钱并且讲究“给孩子花钱不能省”的中产爸妈们,又要托起一个IPO了。
图源:官网截图
最高上万!狠狠拿捏中产宝妈
从2019年BeBeBus品牌面世,到如今公司冲击IPO,只用了五年时间,堪称火箭速度。
作为母婴赛道的顶流品牌,BeBeBus是怎么体现高端的呢?
在其官网里,可以看到一款婴儿推车最高卖到1万元左右,而这款产品详情里描述的主打功能,是一体成型护脊靠背、避震弹簧、科技温感标、头篷防晒等。
图源:BeBeBus淘宝店截图
虽然功能让人感觉不到特别之处,但是“贵”却是实实在在的。
销量最多的则是一款定价在1932元的婴儿推车,2万多的月销量足以看到宝妈们对其的追捧。
图源:BeBeBus淘宝店截图
在价格战正酣的当下,BeBeBus的“贵价”可谓是独树一帜。
其新品“蝴蝶车”上线7天即登顶四轮推车热销榜TOP1,单月销量450万,3个月销量超同类老牌竞品。
图源:金梧奖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3年的GMV计,BeBeBus是中国最畅销的耐用型高端育儿产品品牌。
除了婴儿推车外,BeBeBus的核心产品还有儿童安全座椅、婴儿床、餐椅,这三类产品最低售价分别为930、3680、2380元,一个奶瓶最低售价都要159元。
图源:官网截图
BeBeBus自面世起,就是定位的高端育儿路线,2018年11月,汪蔚创立布童科技,次年5月沈凌便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加入,并担任CEO。
BeBeBus能在成立6年的时间里,就做到高端育儿产品赛道的头部选手,并且还准备登陆资本市场,这背后是汪蔚的爆品打造及品牌战略思维,还有沈凌的差异化定位策略。
沈凌曾任某头部外资母婴品牌中国区市场负责人十余年,在母婴行业具有专业的操盘管理经验。
沈凌
创业之初,沈凌凭借对用户清晰的洞察,抓住母婴群体年轻化的机会,将核心的用户群体牢牢锁定在“家庭CFO”群体中,弥补中高端用户婴儿大件品类选择的空白。
于是,基于对“00后”、“90后”宝爸宝妈消费习惯与心理的判断,她将BeBeBus战略性地定位为高端品牌。
不仅精准把握了新生代父母在母婴上的消费需求升级,而且还选择了差别化战略,在外观上主打简约、未来感与科技感相结合的母婴用品系列,即所谓的“创造不同的价值”。
精准找到了用户群体和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外观,让BeBeBus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就就成了爆品。
高端市场总是香饽饽,虽然一直喊着消费降级,但是富婆的世界里,对自己的孩子一掷千金丝毫不心疼,“买贵的”更是成为了她们的“政治正确”。
截至2024年9月30日,BeBeBus线上平台会员数量已增长至逾200万名。
成立6年的年轻公司,200万中产宝妈的拥趸,BeBeBus当之无愧的行业黑马。
如此耀眼的成长速度,BeBeBus自然也吸引到了资本的关注,至今,不同集团一共经历过三轮融资,投后估值由3亿元增长至20亿。
越贵越不赚钱?3年砸超5亿广告
然而在查看招股书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把一辆婴儿车卖到上万元的BeBeBus,它竟然不挣钱。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9个月(报告期内),不同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5.07亿元、8.52亿元和8.84亿元。
图源:不同集团招股书
而且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2122.9万元、2722.4万元和4642.1万元,在其产品销量最佳的2023年,公司刚刚实现了扭亏为盈的业绩。
毛利率方面,2022年-2024年前9个月,不同集团毛利率分别为47.7%、50.2%、49.5%。
从招股书的数据来看,高客单价并没有给公司带来相应的高利润,钱都去哪里了?
说到底,还是广告砸狠了。
BeBeBus在母婴界快速崛起堪称传奇,擅长营销的创始人在公司创立之初就将品牌全力押注在小红书上。
不得不说,这一步真是妙。
图源:金梧奖
号称“育儿届百科全书”的小红书,其六大用户标签中,“精致妈妈”赫然在列,2亿月活跃用户的小红书,7成是90后的年轻群体,而且大多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这一类年轻群体,不仅收入水平高,还主打一个“富养”观念,很舍得给孩子花钱,妥妥的新生消费主力军。
2019年,正值小红书高速发展期,2020 年开始出现明显破圈泛化,这一年,小红书用户全年笔记发布数同比增长超 150%。
如此诱人的待开发领域,BeBeBus一眼就瞄准了这个肥美的红利,在这里,贵即是正义,精致就是标准,中产宝妈们被各种“种草”轰炸多了,或多或少都会被同化。
在营销上,BeBeBus有多舍得呢?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1.89亿元、2.86亿元和2.71亿元,分别占其总收入的37.2%、33.5%和30.6%。
其中,推广开支分别为1.35亿元、2.10亿元和2.05亿元,3年累计砸超5亿广告营销。
在BeBeBus籍籍无名的时候,靠着与小红书达人合作一战成名,这之后,BeBeBus就一发不可收拾,紧紧抓住了达人营销这一流量密码。
图源:小红书
截至2024年9月30日,不同集团已与来自不同平台的超1.6万个达人合作,其中超过20位KOL拥有超过百万粉丝。
仅在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期间,关于BeBeBus品牌内容的帖子和视频就超过83万条。
靠着产品差异以及达人的流量,BeBeBus建立起高端母婴的品牌形象,成为了众多中产宝妈的新宠。
图:Bebebus官网
然而扎心的是,和BeBeBus豪气的营销费用相比,它的研发费用却少得可怜。
其研发支出占比常年低于3%,报告期内,BeBeBus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620万元、2380万元和1590万元,占营收的3.2%、2.8%及1.8%。
图源:不同集团招股书
不仅是远远低于销售开支,而且比例还是逐年下滑。
然而,高定价的BeBeBus,其产品一直强调科技属性。
比如品牌主打的“艺术家婴儿车系列”以及“分段儿童护脊成长枕系列”均荣获ICA国际脊骨神经科学会认证,宣称能实现点对点精准支撑脊柱,呵护宝宝护脊成长。
但是技术是需要一直迭代创新的,按照BeBeBus如今这种速度的研发支出,其是否还具有长期主义的创新能力,还有待观察。
作为一个新兴品牌,BeBeBus靠着KOL种草和精准投放的模式在短期内,确实是快速推动了品牌声量与销量双增长。
但是高度依赖小红书、抖音等这些内容平台,以后想脱身就难了,毕竟现在的流量越来越贵了。
而且,BeBeBus畸高的营销费用显然导致了其毛利率受到了大幅度侵蚀,进而影响了公司利润水平。
所以,不断在渠道以及营销方面投入重金,对于BeBeBus来说,盈利能力会越来越吃力。
高端路不好走
BeBeBus营收的高速增长,与其较高的营销投入密切相关,但是品牌未来的发展,一定是产品品质为王,靠消费者的口碑复购的。
而且,营销推猛了,负面反馈也开始增多。
在黑猫投诉平台,200多条的投诉中,都是消费者在吐槽产品质量问题的,其中包括婴儿车刹车失灵、婴儿腰凳纽扣断裂、纸尿裤红屁屁等投诉。
图源:黑猫平台投诉
在BeBeBus重金营销的小红书上,也有一堆实际用过产品的宝妈拔草,帖子大多也都是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
可见,BeBeBus的高端背后仍面临多重质疑,在母婴赛道产品始终才是立身之道,营销只是辅助的工具,最终能沉淀下来的还是消费者最真实的口碑。
目前来看,BeBeBus的冲刺IPO计划还在推进中,但未来的路并不好走。一方面,母婴行业整体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性价比成了决定购买的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BeBeBus短期重金打造的高端“品设”还面临着多重挑战。
要跳出营销的怪圈,BeBeBus可能需要一场从表面功夫到底层逻辑的重构,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为品牌铸牢品质和口碑的防火墙,提升消费者的信赖和市场竞争力。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