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A股市场延续强势反弹态势,三大指数高开高走,创业板指表现尤为亮眼,盘中突破2950点整数关口,市场赚钱效应显著回升。早盘科技与资源板块联袂发力推动指数快速冲高,午后在黄金、医药板块持续走强带动下维持高位震荡,最终各主要指数全线收涨。市场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略有萎缩,全天成交2.78万亿元,显示资金在高位仍存在一定分歧,但超3200只个股上涨背景下,科技成长与资源品板块形成双重主线。
港股市场跳空高开后全天高位震荡,恒生指数强势突破25000点整数关口,科技与医药板块成为上涨核心驱动力,科网股情绪全面回暖。大市成交3802.31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119.42亿港元,显示内地资金对港股科技及低估值资源品种的配置需求旺盛。
A股方面,上证指数涨0.46%报3875.53点;深证成指涨1.05%报12828.95点;创业板指涨2.29%报2956.37点;科创50指数同步上涨1.18%报1357.15点。全市场上涨家数3208家,下跌家数2086家,涨停个股123家,跌停仅7家,市场情绪明显升温。主力资金净流出364.22亿元,科技硬件板块获持续增持而金融、军工板块遭遇资金减持。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涨2.15%报25617.42点;恒生科技指数涨2.20%报5798.96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1.95%报9121.87点。大市成交金额放大至3802.31亿港元,南向资金延续净流入态势,净买入119.42亿港元,科技龙头与黄金股成为资金主要流入方向。
A股市场科技与资源品板块形成"双轮驱动"格局。通信行业以5.22%的涨幅领跑,光芯片、CPO等细分领域持续爆发,5G与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成为核心驱动力;有色金属板块上涨3.46%,黄金子板块受COMEX黄金期货突破3550美元/盎司历史新高刺激,多股涨停,龙头股创历史新高;医药生物板块上涨2.79%,权重股大涨,创新药政策支持与业绩回暖形成双重利好。半导体产业链呈现内部高低切换特征,存储芯片分支崛起,反映市场对AI算力需求的长期乐观预期。
港股市场非必需性消费板块大涨5.61%,消费板块龙头股上涨带动板块走强;创新药与医疗保健板块分别上涨5.48%和5.46%,政策支持与需求增长背景下表现抢眼。黄金股集体爆发,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与地缘避险需求升温支撑贵金属板块持续走强。
A股市场防御性板块普遍回调,卫星互联网概念受行业短期利好兑现影响,多股跌逾5%;大金融板块表现低迷,保险、券商股普遍下跌,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下资金从低估值板块向成长赛道迁移。汽车股出现分化,绩后下跌,毛利率下降引发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盈利压力的担忧。
港股市场汽车股集体下挫,多股跟跌,毛利率下降与特斯拉中国降价冲击产业链情绪;电讯业下跌2.41%,板块防御属性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背景下吸引力下降。军工股普遍走弱,地缘政治缓和预期压制板块估值修复空间。
人工智能热度持续发酵,《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叠加AI芯片企业半年报扭亏为盈,推动通信、电子等行业涨幅居前,核心标的创历史新高。黄金价格再创新高,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及美元信用下行影响,COMEX黄金期货突破3550美元/盎司,A股黄金概念股掀起涨停潮,获短线资金集中追捧。地产政策放松预期增强,北京、上海相继放松外围区域限购政策,内房股午后集体走高,但资金对板块长期增长仍持观望态度。
政策层面,国务院部署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优化科技、医药等成长型行业资源配置;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方案审议通过,推动医疗、医保、医药政策协同,为创新药板块提供持续支撑。
今日市场呈现"科技领涨、资源助攻"的强势格局,政策支持与产业趋势成为资金布局核心逻辑。短期来看,创业板指突破2950点后技术面维持强势,CPO、黄金、创新药等板块的赚钱效应有望延续,但成交量未能同步放大与部分科技股高位震荡提示需警惕分化风险。
短期操作层面建议沿三条主线布局:一是人工智能产业链,关注AI芯片、光模块等硬件端龙头,机构长期看好;二是贵金属与有色金属板块,黄金价格突破历史新高打开估值空间,同时关注新能源金属需求复苏机会;三是创新药与医疗保健板块,基金经理加码配置,政策支持与业绩回暖形成双击机会。
进入9月,市场有望从8月的“快牛”行情逐步切换至“震荡牛”格局,呈现“中枢上移、结构分化”的特征。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国内科技产业突破加速及中报业绩超预期板块驱动下,中期上行趋势未改,但连续上涨后的获利回吐压力与估值分化可能加剧短期波动。投资需兼顾成长弹性与估值安全边际,重点围绕“成长+消费”双主线布局,并把握低估值板块补涨机会。
成长赛道中,人工智能下游应用与国产算力链仍是核心抓手,“人工智能+”政策推进与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将带动传媒、计算机等场景化领域业绩兑现;创新药板块凭借研发突破与消费医疗需求复苏,叠加政策支持与老龄化长期动能,有望从主题炒作转向基本面驱动;消费电子领域受益于9月新品发布密集期与华为产业链技术突破,电子元器件、半导体材料等细分赛道具备高景气支撑。
消费与低估值板块方面,有色金属、基础化工、建筑材料等周期品存在补涨潜力,全球制造业复苏与国内基建投资加速将推动供需紧平衡下的盈利改善;非银金融中券商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保险企业凭借承保利润与投资收益改善贡献增量,可作为成长主线的有效补充。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