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大陆刚解放,国民党退到台湾,情报工作成了双方拉锯战的重点。朱枫这个人,本名朱谌之,1905年出生在浙江镇海一个渔业家庭,家里条件不错,从小读了不少书,还学了各种手艺。早年她就接触进步思想,参加过学生运动,抗日时期捐钱捐物帮台湾义勇队,还把女儿送进去寄养。1945年正式加入党组织,在香港干地下工作。1949年秋天,华东局情报部给她派了个任务,去台湾联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和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主要是获取军事资料并传回大陆。当时解放军在金门和舟山吃过情报不准的亏,所以这份活儿特别急。
朱枫用探亲做掩护,她前夫的女儿陈莲芳嫁给了台湾警务处电讯管理所主任王昌诚,住在基隆,这层关系帮她办了入台手续。1949年11月27日,她从香港坐风信子号海轮到基隆港,女儿夫妇接她回家。刚安顿下来,她就按约定找蔡孝乾碰头。蔡孝乾1908年生在台湾彰化,早年去大陆参加革命,1928年帮着建台湾共产党,1931年入红军,是唯一一个走过长征的台湾籍党员。1946年回台重组地下组织,到1949年发展了近千名成员,当上工委书记。朱枫传达了华东局指示,递了密信,两人定好每周日上午10点在基隆一家杂货店见面交换信息。
接着朱枫联系吴石。吴石1894年生在福建闽侯,辛亥革命时投军,保定军校毕业,还留学日本陆军大学,回国后在国民党军里升到中将,1949年7月当上国防部参谋次长。他家在台北新生南路,每周三和周六下午4点,朱枫以陈太太名义去谈药店生意,实际拿微缩胶卷。第一次是12月3日,吴石给的资料有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舟山群岛兵力配置、金门海防阵地、海军舰只分布、空军机群数量、登陆点地理分析,还有大陆游击武装应变计划。这些东西拍成胶卷,总共几十页,每次朱枫检查后藏好,赶紧转移。

情报不能攒着,得尽快送出去。组织安排了海上通道,用安福号海轮大副张某,这船定期跑基隆到香港,船上有无线电但只急用。朱枫在码头和他接头,用特定时间递包裹的暗号。第一次传递是12月5日,她把胶卷放铁盒里交给张大副,五分钟搞定,船第二天出海,情报到香港转上海。之后她又送了六七次,分批处理,大批的还间隔几天发,降低风险。朱枫从吴石那儿拿资料后,直接去码头,不走蔡孝乾那条线。她觉得蔡孝乾太不小心,常去高档西餐厅,还带着小姨子马雯娟到处晃,在戒严环境下容易出事。
这个隐瞒就是关键。情报网讲究单线联系,每人只管自己那段,全局没人知道,这样一处出问题不影响整体。朱枫在香港干活儿时学到这套,她判断蔡孝乾有隐患,就没告诉他张大副的事。蔡孝乾问过传递细节,她就说已办好,从不提码头和船。一次蔡孝乾要帮小姨子办出境,她通过吴石的副官聂曦弄到特别通行证,但还是没漏海上线的底。聂曦是吴石亲信,上校,随他去台,帮着转福州几百箱档案,也在情报组里干活。到12月底,朱枫完成了七次会面,送出八批情报,最后一批是海军基地和空军机场数据,她确认码头没异常才交。
1950年1月,形势变了。蔡孝乾1月29日在家被保密局抓了。他经不住审讯和诱惑,一周内全招,供出400多地下党员名单,包括朱枫的身份和行踪。他在记事本上写过“吴次长”,保密局顺着查吴石。蔡孝乾还侵吞过组织经费,一万多美元,用来过奢侈日子,带小姨子住高级地方,这种作风早埋下祸根。他的叛变毁了整个台湾工委,上万关联人被抓,3000多枪毙,8000多判十年以上徒刑,地下党组织基本瘫痪。
朱枫听到风声,赶紧撤。吴石冒险签特别通行证,2月4日她坐军用飞机到舟山定海,藏在普爱医院假装看病,计划次日坐渔船回大陆。但保密局从吴石家搜到通行证存根,电令舟山抓人。2月18日朱枫被捕,她吞金自杀,二两多金饰碎片混水咽下,四次试都没死,被押回台湾。审讯时遭严刑,国民党档案说她党性强,一字没吐。吴石3月1日正式抓,一眼打瞎,也没招。聂曦和陈宝仓中将也牵连,陈宝仓是国民党将领,秘密加入民革,和吴石互通情报。

整个案子牵扯1800多人,蔡孝乾的供词厚厚一沓,但没张大副的事,因为他不知道。安福号线没暴露,继续跑船到1950年代中期。这条线独立存活,靠的就是朱枫那手隐瞒。她没职业特工背景,但经验告诉她不能全指望别人。蔡孝乾叛变后,当上国民党情报局少将副主任,后来中将,活到1982年,死后子女改姓,墓碑不敢写名,怕被追杀。
朱枫他们四个于1950年6月10日下午4点半,在台北马场町刑场枪决。朱枫穿淡绿色旗袍,外罩毛线上衣,颈肩绑绳,中七枪倒下。她的骨灰流落台湾60年,2010年12月迎回大陆,先放八宝山,2011年7月12日安葬宁波镇海革命烈士陵园。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有她、吴石、陈宝仓、聂曦的雕像,记着贡献。1973年国务院追认他们为烈士。
情报工作风险大,单线设计就是为了防叛变。朱枫多留一手,像给网络上了保险。蔡孝乾的例子说明,松懈和私欲能毁掉一切,他从长征老党员落到叛徒,教训深刻。朱枫的做法让情报体系更严谨,后来的网铺得细,每人只知一小块,整体更稳。历史上类似案子不少,关键在细节把控,生死就一线间。
想想当时环境,台湾戒严,国民党到处搜查,朱枫一个女人扛起重任,没慌没乱,坚持原则。张大副这种人,消失在历史里,但他们的活儿奠基了新系统。蔡孝乾的叛变虽重创组织,但也逼着改进方法,避免全盘崩。朱枫隐瞒的这个人,成了活下来的关键,供词里没影,蔡孝乾更摸不着头脑。这不只是运气,是设计和执行的功劳。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