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清零?特朗普亲自开口拜托中国,有件事不能再拖了

美国豆农彻底坐不住了。

明明9月已经是大豆的收获季,可中国却连一条新下单的货船都没有。

反观南美的阿根廷与乌拉圭的农民,却把当地的大豆连夜装上运往东大的货船。

对此,特朗普也是彻底急了,多次喊话中方,呼吁咱们买下他们的大豆。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明显现在正处于骑虎难下的节骨眼,咱们真滴要帮他解这个燃眉之急吗?

特朗普

美国大豆旺季遇冷,豆农被逼到破产边缘

9月,美国大豆收获季如期而至,可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

往年此时,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的中国,通常已完成约14%的美国新豆年度采购量,仅2024年同期就订了上百万吨。

但截至8月底,中国未预订任何一船计划第四季度装运的美国大豆。

内布拉斯加州的农在接受采访时,语气里满是焦虑。

彭博社发表评论指出,关税使美国豆农处于“财务悬崖”,无法在与中国的长期贸易战中生存

我种了30年大豆,从没见过这样的情况,仓库里的陈豆还没卖完,新豆又要收了,再没人买,只能等着发霉。

更让豆农绝望的是成本与售价的倒挂。

USDA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大豆期货已经同比上涨了18%。

艾奥瓦州大豆种植户无奈透露,他今年被迫拍卖了120英亩耕地,贷款还不上,只能卖地止损,再这样下去,明年就彻底种不起了。

当地向特朗普发难

对此,美国大豆协会主席8月的公开信更是直接向政府发出警告,若对华贸易僵局持续,美国农民可能在2027年前集体破产。

当丰收遇上滞销,美国大豆产业的困境已从市场波动演变成生存危机。

那么问题来了,特朗普既然敢开这个关税战,按理说应该想到这一层才对,可为何如此失态呢?

答案很简单,中期选举马上就要来了,他的票仓要失守了。

特朗普

特朗普为何“急到失态”?农业州选票告急

美豆农的哀嚎,最终传到了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也让特朗普坐不住了。

农业州是他的“基本盘”,而2024年中期选举正逼近,这部分选票不能丢。

美国大豆主产区

艾奥瓦州是美国大豆主产区之一,该州农业部门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因对华大豆出口锐减,全州农业产值损失已达上亿美元,近千户农户面临破产风险。

更关键的是,艾奥瓦州在国会中拥有5个众议院席位,过去十年一直是特朗普的“票仓”。

但最新民调显示,该州选民对特朗普的支持率已从2020年的53%降至41%,其中62%的农业从业者表示不会再支持忽视农民困境的候选人。

明尼苏达州、伊利诺伊州等传统农业州也出现类似趋势。

报道

这些州的共和党议员已多次致信特朗普团队,直言若不能解决大豆出口问题,中期选举可能失去关键席位。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急盼通过“推动中国买豆”这一显性成果,扭转舆论颓势。

毕竟在普通选民眼中,能帮农民卖出大豆的领导人,远比空洞的政策口号更有说服力。

但从实际行动看,他的“急切”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而非真正解决产业困境的方案。

报道

中方的选择

对中国企业而言,买谁的大豆本质是道成本账+安全账,而美国大豆早已不是最优解。

从成本来看,南美大豆的价格优势已形成碾压。

至于企业当然不是慈善机构,既然在同等品质下,巴西大豆能帮我们节省近15%的成本,没有理由选美国的。

2023年,中巴共同投资的巴西巴拉那瓜港升级项目完工,港口装卸效率大大提升,运输周期也得到了有效缩短。

巴西大豆出口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中国还在加码南美其他国家。

据路透社爆料,中国已向阿根廷、乌拉圭预订243万吨大豆,计划全年采购量达1000万吨,创历史新高。

当美国还在靠“施压”求订单时,中国早已用市场化手段筑牢了供应链防线。

特朗普

特朗普“威胁套路”失灵,中美博弈已变天

特朗普或许没意识到,他惯用的关税威胁+政治施压套路,在当前的中美经贸博弈中早已失灵。

2025年8月,美方以“参与伊朗石油贸易”为由,制裁了两家中国企业,试图以此“拿捏”中国。

可惜这些手段,最终都成了“无用功”。

从历史案例看,特朗普的“威胁”早已失去可信度。

报道

他曾扬言若中国不放弃购买俄罗斯原油,就征收100%二级关税,但最终仅对印度征税50%,对中国却未采取任何行动。

从现实筹码看,美国在关键领域反而受制于中国。

以稀土为例,中国占据全球军用稀土分离冶炼市场90%以上的份额,而军用稀土是美国F-35战斗机、“爱国者”导弹等武器装备的核心材料。

美国国防部发布的《稀土供应链报告》显示,美军用稀土库存仅能维持3个月。

稀土

若中国断供,美国武器生产链将全面停产,且复产成本至少翻倍。

如今,中美经贸博弈已进入新阶段,美国若想挽回损失,不能靠“拜托”或“威胁”,而要拿出真正的诚意。

比如取消不合理关税、提供稳定的政策预期,否则只会进一步失去市场。

特朗普“拜托中国买豆”的背后,是美国大豆产业的生存危机,更是美国在全球经贸格局中话语权下滑的缩影。

从8月订单清零到农户口渴的破产警告,从南美大豆的价格优势到中国的供应链安全布局,每一个细节都在说明。

经贸合作不是“政治表演”,更不是单方面索取,而是基于市场规律的平等共赢。

信源:新浪财经 2025年8月30日关于“美国豆农叫苦连天:中国一船都没买!”的报道

信源截图

结语

这场围绕大豆的博弈,最终指向的是全球贸易秩序的重构。

过去“美国说了算”的时代已过,未来的经贸合作,需要的是尊重市场、尊重伙伴,而非关税大棒与政治施压。

对美国而言,若不能正视自身产业的短板与政策的矛盾,即便特朗普再急着“拜托”,美国大豆的困境也难有转机。

对中国而言,坚守供应链安全底线、推进多元化布局,既是应对当前挑战的选择,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定力。

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谁能靠“施压”留住订单,只有靠“共赢”才能走得长远。

针对美国豆农哀嚎,你怎么看?评论区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财经   中国   清零   美国   大豆   稀土   关税   南美   中美   乌拉圭   巴西   成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