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小伙伴的印象里,可能诺基亚作为“前智能机”时代的代表手机品牌,已经从主流科技行业“退场”了,因为随着安卓系统和苹果闭环生态席卷全球市场,诺基亚在手机行业的多次错误抉择,最终迅速葬送了其在全球市场的霸主地位,而且如大厦崩塌一般,在全球主流手机市场没有了一席之地。
事实上,如果不是一些“跨”行业的消息出现,可能很多小伙伴也和我们一样,忘记了诺基亚的存在。
日前,据外媒报道,诺基亚已经对吉利集团及其旗下四个子品牌极氪、领克、路特斯和Smart发起了专利侵权诉讼,这次诉讼涉及吉利集团在欧洲18个国家的23家分公司。此次专利诉讼,核心“标的”是蜂窝通信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诉讼理由是蜂窝技术在车辆中的应用,没有获得诺基亚的授权。
事实上,吉利集团在欧洲被诺基亚起诉,早就有了预兆,在几个月之前,诺基亚方面就对外“吹风”,表示希望和中国车企在相关技术专利层面达成协议,给予这些车企专利授权。如果未能达成协议,那么这些中国车企将遭遇到诺基亚的诉讼!很多小伙伴可能会问,拿什么达成协议?还能是什么,欧元和美刀呗!
这次诺基亚对吉利汽车的起诉,整体还是比较棘手的,如果双方没有在开庭前达成协议,而侵权被认定成立,那么吉利汽车及其旗下四个品牌的车型,可能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18个国家就要面临禁售了。这对于吉利汽车来说,几乎是不可能接受的,这精准掐到了吉利汽车欧洲扩张的咽喉。
当然谈判的代价本质上也不小,按照目前诺基亚的“定价”,向每辆搭载蜂窝网络技术的车型收取39美元的专利费,其中4G、5G专利费用分别约为20美元和29美元,每辆车收取49美元的通信专利费,相当于351元人民币。按照吉利汽车2024年的41.45万辆的欧洲出口量计算,仅专利费用成本就要超过2000万美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本支出。
而且这一次诺基亚起诉吉利集团,使用的团队,之前也是战功赫赫,成功通过专利诉讼,阻止了OPPO、Vivo等国内手机品牌在德国的销售。如今原班人马出手,大概率是希望能够复制成功路径,用同样的方法迫使吉利汽车就范。
事实上,虽然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在多年前不断地折腾和左右横跳之下,已经名存实亡了,但是诺基亚在过去多年时间里,在通信领域的专利数量形成的专利池,却是很多手机和汽车厂商绕不开的“高墙”,也是凭借这种“密不透风”的专利壁垒,诺基亚在手机业务彻底坍塌之后,不仅没有散摊子,而且还活得不错。
按照年初诺基亚公布的2024年营业利润预计,利润在23—2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5亿元—243亿元,可以说依然是一家营收能力超强的企业,而且因为专利权几乎不需要进行持续研发,所以利润率也会非常高,让诺基亚成为了“闷声发大财”的典范。
“吉利多次拒绝我们公平合理的专利许可协议提议,这使得吉利汽车在已获得许可的竞争对手面前,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这让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采取法律行动,我们仍然愿意进行善意谈判”。
瞧瞧人家这话说的,你吉利不掏钱买专利,别人都买了,对别人不公平;不过如果吉利愿意掏钱谈判,那对于大家来说,就公平了,我诺基亚收了钱,市场还公平了,瞧瞧这格局……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