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亲自推销的大豆中方没要,转头向阿根廷下单35船大豆订单,中方此举有哪些考量?
特朗普悍然对华发动贸易战后,中美贸易关系一直都处在紧绷的状态,双边经贸往来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尤其是美国大豆,往年中国都是主要买家,今年却几乎没有下单,美国豆农对特朗普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强烈。
由于农场主是特朗普主要支持群体之一,所以面对豆农的施压,特朗普只能放软姿态,亲自向中方推销美国大豆,希望中方能够恢复采购。美国会代表团近期访华时,也提到了大豆采购事宜,但中方均没有给出肯定答复。更让特朗普以及美国豆农感到绝望的是,中方转身采购了阿根廷的大豆,这意味着美国大豆想要重返中国市场恐怕将更加困难了。
据观察者网援引美媒消息,自9月22日阿根廷暂停大豆出口预扣税后,中国短短2天的时间,就至少订购了35船阿根廷大豆,如果按每船6.5万吨计算的话,这次订购总量将在230万吨,这些大豆预计11月份就会装船出发,前往中国港口。
这意味着,8月、9月、10月以及11月,中国大豆进口份额都已经安排妥当,大部分都将来自南美地区,美国过去所占的在华市场份额,正在逐渐被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国家瓜分。这就是美国无视中方警告,恶意破坏中美经贸往来的结果,是特朗普政府损害了美国豆农的利益。
不过客观的来说,这次采购35船阿根廷大豆,并非完全出于战略层面的考量,阿根廷出口政策的变动才是主要原因。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阿根廷当前外汇储备告急,急需刺激出口缓解压力,大豆又是阿根廷主要出口的农产品,米莱政府便决定暂停大豆的出口预扣税,这直接降低了进口阿根廷大豆的成本。所以不只是中国,其他国际买家也都涌入阿根廷市场采购。在此期间,美财长贝森特还亲自下场施压阿根廷取消这一政策。
眼见施压中方无效,特朗普政府又将目光转向了阿根廷。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9月24日,美方借着联大会议的契机,与阿根廷代表团举行会晤。会谈期间,美方明确要求米莱政府取消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并且与中方保持距离,否则将影响美国未来对阿根廷的财政支持。
其实这并不是美方第一次施压阿根廷放弃与中方的金融合作,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这次也不会例外。美方这么做的目的,一来是想要扩大在南美地区的影响力,二来是想要借机谋取经济上的利益。以阿根廷当前的处境,显然是不会答应特朗普的要求。
首先,与谁合作,是阿根廷的自由,况且中阿之间的金融合作,本就不针对第三方。其次,当前阿根廷面临着巨大的债务以及外汇储备压力,美方给的只是口头承诺,但中阿货币互换协议,却已经给米莱政府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
如今外汇储备见底,米莱政府可以拿着手中或者兑换而来的人民币,直接从中国购买商品,控制国内物价的同时,还能稳住比索的汇率。另外,阿根廷政府美元储备见底后,可以直接用人民币偿还IMF的债务,既缓解了债务压力,也避免外汇储备被进一步掏空。而对中方来说,中阿本币互换协议,不仅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且还可以巩固中阿之间的金融以及经贸往来,大大降低了外部干涉的空间。
所以可以预料的是,米莱政府可能会安抚特朗普政府,但不会轻易单方面撕毁中阿本币互换协议。特朗普政府也应该认识到,过去他们采取了错误的方式与中方打交道,现在就要为此承受相应的代价。想要让中方重新采购美方的大豆,仅凭隔空喊话,或是派代表团游说还远远不够,而是要拿出实际行动和足够的诚意。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