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相处在暴风雨来临前一夜的风平浪静,可她又偏偏最像春雨,润物无声。
爱是每一次的词不达意,是每一次满怀热情的关心,到最后都以争吵结尾。
爱是每一次临行前的准备,在看不到的地方,她总是在忙前忙后。
我该说什么好呢?是而立之年开始和你共情的琐碎。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母亲。
——题记
我的母亲,是一位淳朴善良并且全身充满力量的妇女。
当了她30多年的女儿,我曾站在知识的肩膀对目不识丁的她有过不满;后来,渐渐的开始理解她的所作所为;现在,我的举手投足间开始有了她的影子;未来,我却满怀诚挚的希望能成为她,做一个乐观积极向上无惧困难的中年妇女……
小时候不懂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不懂母亲付出的艰难辛酸,偶尔还会跟她闹矛盾,会跟她对着干。记得上学小时候,母亲一边照顾我们一边在外打零工,那时候的她,年轻且充满力量,做什么事情都是雷厉风行,她跟老韩的分工,一个严母、一个慈父,我跟弟弟总在她手里挨打,但都是我们犯错应得的惩罚。虽说管教严厉,但她总是将自己的爱毫无保留的给予了我们,每年一件新织的毛衣是我小时候必不可少的行囊,红的、绿的、黄的.....花花绿绿的毛衣,承载了母亲对我们的爱和我们童年无忧无虑的回忆。
后来,老韩走了。母亲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原本以为生活会大不如从前,但母亲却用自己小小的身躯撑起了我们的生活,她一点也不比男儿差,带着弟弟做生意、供我上大学、给哥哥娶妻……桩桩件件,办的妥妥当当。但我知道,看似坚强能干的母亲,夜里也会独自掉眼泪,我想流下的应该是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老韩深深的思念吧。她虽在日复一日的盲风晦雨中陷入惝恍迷离,却仍然行至天光大亮、彩彻区明。所以我感谢母亲能竭力撇去阴翳,然后锲而不舍的前行,感谢母亲熬过了寸步难行与不堪再历的光阴,走出了千万次的迷惘与深重悲郁,成为我们子女生活里的归宿!
现在,我们兄妹三人都已成家,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方为人母,才知为母艰难。母亲曾也是个青涩的少女,在漫漫岁月里学会长大,学着做一个母亲,学着做饭、学着照顾孩子,学着独自一人去承受生活的琐碎和艰辛,学着去理解、忍耐与包容,每一个娴熟的动作,都是无数的日夜艰辛。她在抚养我们长大成人之后,又开始帮助哥哥弟弟带孩子,她竭尽心力的样子,像个女战士,在为自己的子女保驾护航。
“要不您别照顾孙子了,出去浪一圈吧……”
“那不行,趁现在身体还好,能帮一点是一点……”,她总是为自己的子女着想,却从未将自己放在首位。生活里,我们总是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但她从不抱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遇到了就解决,要想开点……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滋养着我的生命,却又从不奢求回报。她教会我如何去生活,如何在这纷繁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起初,我最是不懂,为何难过时要撕心裂肺的哭泣,幸福时也要肝肠寸断地掉下眼泪,为何中国的家庭历来就是关心与爱难以言口,别扭与拧巴就是与生俱来,于是身心俱疲,越想越无奈。直到老韩的离开,让我开始思考生命尽头的意义,我越发重视和母亲相处的机会,我怕会留下和老韩那样的遗憾,我把对老韩的思念和遗憾全都寄托在母亲的身上,无论母亲节还是父亲节,我都会第一时间送上自己的祝福,每天一个视频电话,东拉西扯的闲聊,成为我们彼此的慰藉……
毕淑敏说:“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都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在这条人生旅途中,愿我们始终铭记那些温暖的牵挂,珍惜与亲人之间的每一份情感。此时此刻,思念如歌、温暖如潮,愿所有的牵挂都能化作一缕清风,轻轻拂过心间,留住最美的记忆!
作者
韩金花,青海化隆人,塔加乡干部。爱拍爱美爱文字爱一切美好事物。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