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自然”的代名词,如今却成众矢之的,始祖鸟到底干了什么?

文/珠玑说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背叛核心人群,是任何品牌都不能触碰的“生死线”——这句话在户外品牌始祖鸟身上得到了最深刻的印证,始祖鸟到底做了什么,让这个品牌沦落到如今的众矢之的?

2025年9月19日,一条内容瞬间打破了平静:户外品牌始祖鸟联合艺术家蔡国强,在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喜马拉雅山脉,举办了一场名为“升龙”的烟火表演。

当人们看到这条信息的瞬间,震惊感扑面而来,要知道,始祖鸟长久以来以“高山敬畏”为精神内核,在户外圈树立起专业、严谨的形象。

可如今,它却在对生态保护要求极高的喜马拉雅山燃放烟花——这种与品牌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行为,堪称近年来最失当的品牌营销,没有之一。

但凡真正深入户外圈层的人,都不会对LNT法则感到陌生,LNT(Leave No Trace)中文译为“无痕山林”,核心是倡导户外活动时“不留下痕迹、不破坏环境”,这不仅是户外爱好者的行为准则,更是融入骨子里的信念。

绝大多数的户外爱好者,无论是徒步爱好者、攀岩达人还是潜水玩家,几乎都对环保有着近乎苛刻的关注。​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亲身感受过自然的馈赠:在山顶晨光中偶遇觅食的小动物,在深海蓝调里触摸珊瑚的纹路,这些与自然深度交互的瞬间,让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保护”的意义。

而始祖鸟此次的“炸山营销”,显然遗忘了这份与自然共生的初心,更遗忘了支撑品牌走到今天的“原点人群”。​

所谓原点人群,是品牌最早期的“信徒”——他们最初因认同品牌理念而选择产品,不仅愿意为高品质买单,还会主动向身边人分享,像“扩音器”一样把品牌从垂直圈层推向大众视野。

对始祖鸟的原点人群来说,他们选择这个品牌,不只是信任其冲锋衣的防风性能、登山鞋的防滑设计,更是认同品牌所倡导的“敬畏自然、坚守极致专业”的精神内核。​

但这次“炸山营销”,明显瞄准的是另一类人群:追求“征服感”、喜欢盛大场面的消费者。

这类人群或许能为品牌带来短期流量,却无法替代原点人群的价值——原点人群是品牌口碑的“基石”,他们的信任是品牌最坚固的“护城河”,一旦失去这份信任,品牌的根基就会开始松动。​

本质上,始祖鸟或许想用这场烟花表演实现“破圈”,吸引更多大众消费者,可它没料到,这场营销虽然赚足了眼球,却像一把双刃剑,彻底耗尽了核心人群对品牌的信任。​

如今市面上流传着“中年男人有三宝:茅台、钓鱼、始祖鸟”的说法,让人不禁好奇:始祖鸟究竟如何从攀岩爱好者心中的“信仰品牌”,变成中年男性群体的热门选择?​

仔细观察会发现,这其实是不少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通用路径”:先快速泛化品牌精神内核,用模糊的“高端感”吸引大量“品牌游客人群”——这些人未必认同品牌核心价值,只是追逐潮流。

始祖鸟从高山户外场景走向繁华都市时,卖的早已不只是一件功能性户外服装,而是把“对高山的向往、对极致的追求”包装成一种生活符号。​

也正因如此,大量中年男性被这种“符号”吸引:穿上始祖鸟,仿佛就象征着“征服挑战、掌控人生”,甚至成了不少企业家的穿搭标配,但这种泛化,对品牌而言既是蜜糖也是砒霜。

品牌内核就像蓄满的水库,势能十足;品牌泛化则是开闸放水,短期内能形成巨大的“业绩瀑布”,但如果没有持续的“水源”补给,势能终会耗尽。

当一个以专业为根基的高端品牌,为了追逐大众市场而放弃核心精神时,就会逐渐变得平庸——专业人群觉得它“不纯粹”而排斥,大众人群又会因为“失去稀缺性”而失去兴趣,最终陷入“人人可买,却无人尊崇”的尴尬境地。​

从始祖鸟近期的相关财报中就能看出端倪:增速放缓的背后,与核心人群的严重流失密不可分,毕竟,当原点人群不再为品牌发声,“品牌游客人群”的热情也会很快消退。​

为什么多数品牌不愿在核心人群培育上投入?答案很现实:养核心人群的成本最高、难度最大。

他们群体基数小,对品牌的专业性、价值观要求极高,需要长期的深度运营,而非短期的广告投放,但那些能成为“超级品牌”的企业,恰恰赢在这份“长期主义”上。​

比如lululemon,对核心用户“超级女孩”(热爱运动、注重生活品质的女性群体)的投入从不止于口头宣传:它在全球建立线下社群,组织瑜伽课、跑步活动,让用户真正感受到品牌与自身生活的绑定。

再看中国品牌凯乐石,没有盲目跟风做大众营销,而是花大量时间培育青少年攀登文化——赞助青少年攀岩赛事、开设户外训练营,让品牌精神在新一代中扎根。

这些品牌的成功,不是靠流量堆砌,而是靠对核心人群的“深度绑定”。​

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曾多次提及“坏的因不会结出好的果”,这句话放在品牌经营上再贴切不过。

品牌经营就像种树,需要日复一日的浇水、施肥,才能慢慢长成参天大树;若一味追求泛人群覆盖,本质上就是“只摘果子不种树”——用“炸山”吸引关注,却背离了“爱山”的初心,最终只会让“果树”枯萎。​

诚然,摘取低垂的果实容易,花费时间种树却很难,始祖鸟此次“炸山争议”,最需要的不是敷衍的公关声明,而是一次发自内心的真诚道歉:承认对生态保护的忽视,正视对核心人群的背离。​

如果这场争议能让更多品牌意识到:核心人群是品牌的“根”,品牌精神是“魂”,失去根与魂的营销再热闹也只是昙花一现;能让中国更多消费者萌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那么这场危机或许能转化为整个行业反思与成长的契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时尚   始祖鸟   代名词   众矢之的   自然   品牌   人群   核心   原点   大众   户外   高山   精神   内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