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已建立702对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5月1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委外办负责同志等介绍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系列活动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山东国际友城工作始于1979年,46年来已与106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建立了702对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多年来,山东友城发挥内引外联作用,有力扩大了山东对外交往广度深度,荣获全国对外友协颁发的“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等荣誉。工作中,山东省委外办着力优布局、建平台、拓交往、树标杆、塑体系,推动友城工作与开放发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优”对外合作布局。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与俄罗斯莫斯科州、柬埔寨柴桢省等建立多对友城;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与29个周边国家建立271对友城,形成了覆盖广泛的友城网络。依托落户山东的“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中国—加勒比发展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与岛屿国家建立21对国际友城,持续助力国家优化对外开放布局。

“建”高能开放平台。聚焦以友城建机制,以机制搭平台,先后建立“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东北亚地方政府联合会”等10余个友城双多边机制,打造了“拉美桥”“非洲桥”等交流平台。2019年、2023年,举办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世界友城论坛暨友好省州领导人大会,取得系列合作成果,有力提升了山东省开放平台能级。

“拓”民间交往渠道。以友城为桥梁,对外建立了近5000对友好学校、医院、媒体等,与友城互办文化展、推介会等文化交流活动600多场次,开展友城外宣活动180多场,在20余个友城建立了“尼山书屋”和“山东之窗”,有力促进了山东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谊。比如,多年来,有许多山东的“国际粉丝”积极推动山东与世界的交流合作,为表彰他们的贡献,山东向400余名外国友人授予“山东省荣誉公民”“山东省人民友好使者”荣誉称号,极大增强了国际友人的自豪感。

“树”青年外事标杆。聚焦青年这一特殊群体,连续举办国际青年交流大会;创新探索“对美交流+友城+青年”的新模式,成功举办“2024国际青年交流大会暨中美青年交流营”,获得高度评价。在友城框架下,办好“山河友声”青年交流海外行等特色活动,山东青年交流品牌叫响全国。

“塑”科学管理体系。搭建省市一体、上下联动的友城管理体制机制,出台《山东省国际友城工作实施细则》,全流程规范省、市、县和基层单位四个层级友好关系的建立、审批和管理。出台《全省公共外交和城市外交建设工程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建设更多公共外交和城市外交实践平台,促进友城更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山东省委外办将放大友城周的外溢效应,聚焦重点国家和关键地区,结识更多新朋友,扩大交往“朋友圈”;机制性做大做强山东省多边友城交流活动,打造“黄湄对话”“丝路鲁约”等交往品牌,实现友城交往“全面开花”;加强友城外宣,借“外眼外嘴”讲好山东与友城间的交往故事,促进友城间人民“民相亲、心相通”,推动全省友城交往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提供更强保障。

记者:郭梦桐 编辑:孙菲菲 校对:高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2

标签:财经   山东   合作关系   友好   数量   全国   国际   山东省   青年   外办   机制   外交   平台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