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丨鄢子为 覃毅 编辑丨谭璐
内蒙古赤峰,百米风机叶片下,一辆辆装载“绿氨”的罐车,驶向全球。
这是远景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里每天都会上演的一幕。
地广人稀的戈壁滩上,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带领团队生产绿氨,经运输,加注在船舶、飞机的发动机里,作为基础原料进入化肥厂······

11月中旬,张雷再度奔赴赤峰,发布AI电力系统。其调度下,赤峰产业园将占氢能成本80%的电力成本压至最优。
这位能源大佬出生于无锡江阴,为人低调,极少露面,带出三只独角兽:远景能源、远景动力和远景智能,合计估值约2000亿。
“在赤峰,新石油必将澎湃而出。”张雷如此表露对绿氨的信心。
“绿氢制氨,全程100%依赖绿电,摆脱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更从源头实现了零碳排放,为化工、航运等行业提供真正的零碳原料。”远景能源回复《21CBR》记者。
制造“油田”
江南水乡长大的张雷,远赴内蒙古,是为了挖“新石油”。
赤峰地形开阔,风力强劲,日照时间长,每年风电、光伏等效利用小时数分别高达4000小时、2000小时。当地风机平均每天运转时间长达11个小时,光伏面板每日能晒5个多小时太阳。
在赤峰元宝山区,张雷团队建了一座“零碳产业园”。

他们在开阔地带安装远景大风机,建光伏电站,配备自家储能系统,再用电解水工艺制氢,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合成“绿氨”。
氨是一种密度较高的能量载体,由可再生能源制得的绿氨,可实现绿色能源的低成本储存和运输,燃烧后只生成氮气与水,尤其适合帮助“排碳大户”找到减碳方案。

在全球范围内,绿氨项目及其应用面临技术和成本的重重挑战,真正落地的屈指可数。
7月上旬,远景赤峰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投产。张雷出席投产仪式,激动地称“赤峰的‘新油田’,将为人类绿色新工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年产152万吨绿色氢氨,能减少超900万吨碳排放,规模堪比1500万辆燃油车的年排放量。

绿氢产业园
张雷最新透露,远景赤峰项目远期将实现20GW规模,形成一个年发电量达600亿度的独立可再生能源系统。
据称,这一规模在全球经济体中的排名约第50位,等同于葡萄牙全国的用电量。
“这是一个国家规模的、端到端的能源系统,从天气到氢能,再到算力和智能设备,形成了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同一语义体系下对齐的海量数据。”张雷说。
自研降本
绿氢制氨产业,正处风口,张雷的当务之急,是把价格打下来。
“目标是用两年时间,让绿氨达到灰氨的成本水平。”张雷称,远景生产的绿色液氨,具备成本优势。
以一个氨罐为例,仅需1.5亿元投入,即可储存1亿度电的能量,同等电储能成本则需要600亿元。
他做风机起家,经营18年,将业务扩展至三大核心板块:主营风电、储能、氢能的远景能源,制造动力和储能电池的远景动力以及做智能物联网业务的远景智能。

在风电领域,据中国风电新闻网统计,远景2024年订单量全球第一;在储能领域,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称,远景储能的出货量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三。
用张雷的话来讲,远景构建的是一个交响乐团,有风电、光伏、储能,也有新型电力系统、绿氢和交通电动汽车,并进行智慧地调配和管理。
家大业大的远景,在赤峰产业园的各个环节都用上自家产品。

来源:视觉中国
以风机为例,张雷走的是自研这条路,于2009年推出首款风电机组,逐步掌握自主整机技术,实现变频器、叶片、发电机等关键部件等自研甚至自产。
赤峰产业园装配15台远景WTGS5000型号的风机,其叶轮直径为182米,扫风面积大,轮毂高达110米。
据环评报告,该型号风机在赤峰每年可发1700万度电,即每天发电4万多度。15台风机,单日发电60万度。
风机组发出的电,进入远景储能电站,再用在电解水制氢与绿氨合成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设计了一套AI调度系统,实现“荷随源动,源随荷动”。
该系统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能提前预计天气情况,计算风机光伏可以发多少电,还能快速准备应对办法,指挥工厂机器,使其电多时多干活,电少时调整生产节奏。
张雷坚信,从真实产业场景中诞生的AI电力系统,将进化成能够管理“碳中和”世界的能源超级大脑。
落地加速
造出绿氨后,张雷扩大朋友圈找销路。
其第一张订单,来自丸红商社,日本五大综合商社之一。7月,远景与丸红商社,签署长期绿氨采购协议,用于船舶燃料、氢能衍生品、化肥等领域。
物流巨头DHL也下了单。DHL已设定目标,到2030年,让可持续航空燃料混合比超过30%。
“航空业的零碳转型,面临巨大挑战,背后原因是生物航油有效供给不足。”张雷表示,远景将通过创新技术解决成本挑战,加速生物航油的产业化进程。
张也以投资方式,卡位关键设备的制造,加速绿氨商用。
9月,一台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机组在内蒙古赤峰顺利下线,该设备能灵活使用氢、氨、天然气三种燃料发电,满足各类应用场景。
机组由远景投资的慕帆动力自主研发,100%国产化零部件,投用后单台年发电量最高可达7000万度,已收到多个国家的意向订单。

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 来源:慕帆动力
“风光过剩地区,绿电转化为氨,经跨地区、跨洋运输后,进入燃气轮机,在目的地再发电,可以实现绿电的空间和时间转移。”
远景能源告诉《21CBR》记者,土地空间受限、风光资源不足的地区,借助绿氨发电,也能得到绿电。
据Daily News Egypt官网消息,埃及官员在11月初会见远景能源代表团,讨论在苏伊士省的Ataqa绿氨工厂项目进展,一期设计年产42万吨绿氨,主要面向出口。
张雷雄心勃勃,他认为,假如能源成本大幅下降,诸多遥不可及的设想,如大规模海水淡化将沙漠变绿洲、低成本星际交通等都将成为可能。
当然,绿氨商业化仍处于探索阶段,他要实现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片来源:远景能源,除标注外
更新时间:2025-11-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