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山西老农拿出张欠条:八路军借款1100万,最后拿回多少?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优良美德,我们感谢别人在自己困难时期对我们给予的帮助,感谢他们愿意伸出帮助之手。在我们脱离困难、有了能力之后多会对当时帮助自己的人给予回报,知恩图报是大多数中国人都知晓的道理。

在抗日战争时期,老百姓在战争中付出了许多,面对八路军吃不饱穿不暖,他们会主动拿出自己不多的粮食,拿出自己不多的过冬棉衣,希望能够给予这些八路军们一些帮助。正处战争年代,多数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他们自己也吃不饱穿不暖,却慷慨地拿出了自己的财产和粮食来资助八路军们,可见百姓们对于八路军的感情

1985年一名山西老农拿着一张欠条,欠条上面的内容写的是八路军欠款1100万法币,政府的工作人员在知晓了这件事后慌忙拿着欠条向上级询问。一番调查下,这张欠条内容属实,的确是当年八路军留下的欠款凭证。

这名山西老农是郭建英,他本来是没想过拿这条欠条来换取钱财的,但是家里欠了许多外债,妻子生了病,需要大量的治疗费用才能够医治,让他不得不妥协

政府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发现,这1100万法币,在当时价值约六万元人民币。现在几十年过去了,钱的购买力不同了,在过去这笔钱的价值极大,当时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不易,能够拿出这样一笔钱,解了八路军的燃眉之急,政府决定拿出八万元来帮助郭建英一家渡过难关。

这张欠条是八路军写给郭建英祖父的,为了感谢他祖父对于八路军的资助。在1940年前后,郭建英的祖父在山西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因为他的祖父抓到了商机,将优良的产品卖给当地的人民群众,郭家积蓄了许多的财富,郭建英祖父成为有名的富商

1946年正是抗日战争后期,抗日战争仍在紧张进行中,此时山西省内的八路军受到日本鬼子的威胁,遭到了日本鬼子的封锁,许多八路军被困于山西,他们失去了粮食供给。这些八路军面临十分艰难的处境,他们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在日本人看来,这些八路军已然没有退路

事实上这些日本鬼子小看了我们中国人的团结,山西当地的百姓们得知八路军没有吃的喝的时,他们拿出了自己的粮食,他们感谢八路军们的付出,若是没有八路军,他们也许连平静的生活都没有。

郭建英的祖父作为当地比较富裕的人家,他也拿出了家中的粮食和财产帮助八路军们渡过难关。但这些八路军们是一个军队,不是几个人,他们需要的粮食不是一点点,郭建英祖父也是看出了问题所在,他回到家里同众人商议要将自己家拥有的粮食和钱财尽可能地都拿给八路军们。

家里人对此没有反对,一致同意郭建英祖父的想法,他们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为八路军们提供一些帮助。八路军们看到当地的群众对他们如此好,迫于现实的原因,八路军的长官收下了当地百姓们的粮食。

八路军们一直秉持着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他们在收下人民群众的钱财后,为他们写了欠条,感谢他们为抗战事业的付出和贡献。其中郭建英祖父就收到了八路军为其写下的1100万法币的欠条,而郭建英祖父在收到这个欠条后,就一直好好的保存,未曾向政府申请欠款。

在郭家捐出一大笔粮食和钱财后,他们的生意因竞争对手的不良竞争开始走下坡路。郭建英祖父去世前,将郭家生意交到郭建英父亲手中时,已然不复往日繁荣,郭家人也一直未曾动过当年八路军留下的欠条。

郭建英父亲在去世前将欠条转交给郭建英,希望他只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才去动这个欠条,不到万不得已还是要好好地将这张欠条保存。郭建英也一直谨记父亲的话,专心务农干好地里的活。但是由于收成不好,家里有了一笔欠款,妻子生病还急需医药费,郭建英别无他法下就拿着这个欠条找到了政府

他也没曾想过政府会真的给他兑现这笔欠款,在收到政府给的八万欠款后,他知道自己的妻子有救了。如今他落难受到了国家的帮助,他十分感谢祖父当年能够慷慨解囊,拿出家里的钱财去帮助八路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历史   老农   欠条   山西   祖父   欠款   粮食   抗日战争   法币   钱财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