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出警告,欧洲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缓慢接纳可能阻碍区域经济增长。
在应对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优势的背景下,据POLITICO报道,欧盟正式出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加速战略,旨在扭转企业落地滞后的局面。
欧洲企业在人工智能部署上进展显著落后于国际趋势。数据显示,去年欧洲仅有13.5%的企业在业务活动中应用人工智能,欧盟委员会人工智能办公室主任在本月POLITICO活动中坦言,这一数字“确实偏低”。
具体来看,欧洲大型企业中约40%使用过文本挖掘、图像生成等人工智能技术,而中小企业使用率仅为10%。
这一数据与其他地区形成鲜明差距:美国商会估计美国近60%的小企业已应用人工智能,麦肯锡调查则显示全球企业人工智能使用率可能高达78%。
根据战略草案,欧盟将通过“针对性措施推动人工智能在11个关键经济领域的深度融合”,覆盖制造业、国防工业、医疗保健、出行等重点行业。与追求自主研发底层模型不同,该战略更侧重应用落地,明确提出三大方向:
1、行业适配解决方案:支持自动驾驶AI模型、药物研发算法等专用工具,建立农民专属AI应用商店,供从业者浏览适配技术;
2、技术落地加速机制:在机器人与制造业领域搭建“加速管道”,快速推进AI驱动解决方案的商业化;
3、跨领域能力建设:在创意产业扶持AI增强型制作工作室,开发多语言新闻AI翻译平台,提升内容传播效率。
波兰政府近期调研提供了重要参考:超过60万家波兰企业计划未来6至8个月投资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波兰数字部长在9月采访中指出,企业应用人工智能的核心障碍并非资金或流程改造压力,而是缺乏“适配自身需求的具体解决方案”。
调研显示,多数欧洲企业仍将人工智能与ChatGPT等大众聊天机器人挂钩,对其在专业场景的应用价值存疑。
欧盟委员会人工智能办公室主任强调:“我们希望企业将人工智能融入生产流程,而非仅在桌面放置ChatGPT就算完成应用,成功的关键是推动企业重构生产模式。”
战略草案明确提及,欧洲对外部人工智能硬件的依赖可能引发“武器化风险”,构成重大供应链安全隐患。这一担忧与美国近期加强AI芯片出口限制的背景形成呼应,欧盟官员此前曾公开表示,美方限制措施已影响欧洲企业技术获取。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都灵发布会前强调:“无论企业或公共机构面临何种挑战,首要问题应是人工智能如何提供帮助。”
当前美国、中东等地区均将人工智能列为发展重点,欧盟担忧技术应用滞后可能错失提振疲软经济的契机。
尽管战略细节具体,但其落地效果仍取决于企业意愿。欧盟官员透露,战略目标是推动人工智能融入企业核心生产环节而非仅作为辅助工具。
目前部分举措已进入筹备阶段,但如何说服企业投入资源重构流程、适配技术,将成为战略成败的关键。
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欧盟这一“应用导向”战略的实施进展,其成效或将为全球其他地区推动人工智能落地提供参考样本。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