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将至
数据显示
武汉跻身全国十大热门目的地
武汉也为这个假期精心准备了
潮游、乐游、夜游、惠游
四大系列228项活动
欢迎广大游客朋友到武汉来
“庆国庆 过中秋 游江城”
除了黄鹤楼、东湖、知音号
和两江游等热门
还有许多诚意满满、体验升级的玩法
比如今天推荐的两大特展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里
长江流域文明瑰宝汇聚于此
武汉博物馆里
宋辽金银器璀璨登场
件件藏着千年故事
展览里有啥看头?
周边有哪些值得打卡的地方?
今天的推文都准备好了
就等你来玩!
战国“萌猪”漆盒与春秋神兽领衔
长江流域瑰宝展
本次特展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承办,展览汇聚长江流域9个省份、37家文博单位的160件(套)文物精品,按玉器、漆木器、青铜器、金银器、陶瓷器五大体系,串联长江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的文明历程、工艺特色与艺术成就,凸显长江古代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春秋龙纹玉牌饰(左),春秋龙纹玉剑柄(右),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藏。 樊友寒 摄
展览分为五个单元。“琼琚凝华”聚焦玉器,涵盖新石器时代大溪、良渚文化至唐宋明清的玉雕;“漆韵流光”以漆木器为主,呈现八千年漆文化,重点展出楚国及汉长沙国、广陵国漆器;“钟灵彝秀”汇集上游巴蜀、中游曾楚、下游吴越文化青铜器,春秋青铜神兽彰显长江青铜艺术特色;“浮光跃金”梳理金银器史,从商代金沙遗址金箔片到汉、唐宋、明的金银器,展现贵金属工艺;“土火之艺”呈现近万年陶瓷史,从新石器时代高庙陶器到明清御窑彩瓷,勾勒陶瓷艺术源流。
宋代景德镇窑青白釉刻划卷草纹带盖梅瓶,遂宁市博物馆藏。 樊友寒 摄
众多展品中,战国猪形漆木酒具盒与春秋青铜神兽占据了“C位”。
猪形漆木酒具盒出土于湖北荆州,为战国楚地漆木器代表,外形呈整猪状,通体髹漆,器面纹饰有龙凤纹云气纹和狩猎宴饮场景。其内部空腔,可盛放饮酒器具,是战国贵族宴饮文化的实物证据。
战国猪形酒具盒,荆州博物馆藏。樊友寒 摄
漆木器制作历史始于史前、延续至今,生漆大多取自长江沿线,体现先民“就地取材”智慧,猪形酒具盒更是将实用与艺术结合,展现楚漆器工艺与长江文化的浪漫审美。
青铜神兽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出土于南阳地区,属于长江流域文化辐射范围,其造型风格与中原青铜器庄重肃穆的气质迥然不同,更具神秘与灵动之美。
春秋青铜神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樊友寒 摄
青铜神兽周身嵌孔雀石,融合多种动物元素,因无法归类为已知动物得名“神兽”。这类复合型神兽形象,是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的重要特征。
与中原青铜器重礼制不同,长江青铜器更重神祇想象与艺术表达,如著名的曾侯乙编钟,不仅规模宏大,纹饰也极具韵律感与想象力,青铜神兽便体现了楚人的浪漫情怀与长江文明的多元开放性。
从良渚玉器到楚式漆画,从商周青铜到唐宋金银,长江文明始终在传承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这些器物不仅是物质的遗存,更是文明的载体。
《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主题特展
时间:即日起至2026年1月4日
地点: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游览提示:
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已知等级最高、遗迹最丰富的商代前期遗址,距今已有约3500年历史,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并入选了“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在遗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本身就是不少游客来武汉必到的“打卡”点。博物院内展出的青铜器和玉器都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
博物院的建筑也极具特点,随便拍都超级“出片”。步入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还能看到遗址中残留的城垣城壕、复原展示的宫殿基址。
附近打卡点推荐:
「杨楼子老榨坊博物馆」
杨楼子老榨坊博物馆以传承自1558年的杨氏榨油技艺为核心展陈内容,馆内藏有明清榨油石碾、油缸等农耕文物300余件,还能看到传统榨油工艺现场演示 。
「武汉极地海洋度假区」
国庆假期,园区将举办千人共传国旗、万人大合唱、水下升国旗、水下嫦娥奔月、国潮国风巡游等活动,打造海底秘境、侏罗纪恐龙岛、赛博朋克未来城等场景,让游客“玩转多元时空”。
附近还有蘑菇城堡、百联奥特莱斯,吃喝玩乐购都比较方便。
金银璀璨,宋韵辽风
陶瓮里的秘密藏着老祖宗的审美
1986年,河北易县高陌乡大北城村民耕作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陶瓮,里面装满了珍宝:成套银酒器、成对金银饰品、银铤、金叶,还有玉、水晶、琥珀等各类器物。易水寒光——易县大北城宋辽金银器窖藏展的展品正是源于此。
展览共展出400余件展品,其中一级文物17件,二级文物达360余件,展品分为“馔器”“货币”“饰品”“杂件” 四大版块。
宋辽 剑环式双凤纹金饰
宋辽 鸟衔荔枝金饰一对
宋辽 金包青金石慈姑叶耳环
“银盘玉露盏——馔器”展区。馔器,即筵席用器。北宋时期,贵重馔器的使用甚至普及到了市民阶层,各类器具一应俱全,样式繁多。易县大北城窖藏中的金银酒器,包括注碗、盘盂、酒盏、银碟等,形制与纹饰彼此呼应,据专家推测应为成套使用。
银碟。樊友寒 摄
“流泉锁云关——货币” 展区,18枚五十两银铤格外引人注目,实测重量在1969—2036克之间(唐代以来约40克为一两),银铤上的戳记更是透露了其制作、交易、检验等环节,为研究北宋经济提供了珍贵实物依据。
“花簪坠金缕——饰品” 展区里,成对(套)的金钗、银簪、玉梳充满生活气息,纹饰栩栩如生,尽显丰盈谐美的情致。一级文物满池娇纹金梳,以池塘的各种动植物为素材,这件梳子由鸳鸯、婴戏、慈姑叶、荷花荷叶等组成,充满生活情趣。
满池娇纹金梳。樊友寒 摄
“丰禄桂香陌 —— 杂件” 展区藏着不少 “奇珍”,镂空五佛金冠引人探寻埋藏者的精神世界,水晶、琥珀饰品展现其多元审美,尤其是独一无二的金覆盂形器,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这些珍宝的主人究竟是谁?为何要将珍宝埋藏于此?又为何再也没有回来?这些未解之谜也为展览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金叶,共181片。樊友寒 摄
惊喜加倍:
此次武汉博物馆也拿出了 “压箱底” 的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奇峰楼阁图》(宋)。这幅画是建馆以来首次对外展出,画面中山峰峻峭,楼阁掩映在山林间。宋代距今近千年,历经多个朝代更迭与时局动荡,宋代画作存世量极少,此次亮相堪称“国宝级惊喜”。
体验升级:
“十一”期间,百万粉丝文博大V、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宝藏猎人董臻”将带来多场公共导览,还将与武汉博物馆联动,为展览定制专属的全伴随导览。观众可以在手机上通过讲解视频,领略文物之美,聆听历史风云。现场还将提供“博物馆神器”虫虫镜,让大家可以透过微距,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博物馆。
展览一角。樊友寒 摄
文创吸睛:
武汉博物馆与蒜鸟家族联合推出了文创新品金簪蒜鸟。它的灵感取自展览中的一对金凤银簪,只见威凤展翅立于祥云之上,尾羽飘扬。新款蒜鸟手握金簪,会说武汉话:“蒜鸟,蛮裹金(武汉方言的谐音)”。
《易水寒光——易县大北城宋辽金银器窖藏展》
时间:2025年9月27日—2026年1月5日
地点:武汉博物馆一楼珍藏厅
游览提示:
目前武汉博物馆内正在展出的《万象随陶钧——馆藏古代陶瓷艺术展》,从馆藏万余件陶瓷中精选出380余件(套)代表性精品,其中百余件是首次展出,新石器时代变形蛙纹彩陶罐、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清雍正斗彩芝仙祝寿图盘、清雍正青花地海水白釉龙纹胆瓶等馆藏名器在展览中和市民游客见面。
周边打卡推荐:
「后襄河公园」
逛完展,推荐打卡周边的宝藏公园,开启一场诗意的微度假。
临近武汉博物馆的后襄河公园建有栈桥和生态绿道,游人行于栈桥上,不仅可赏湖光水色,还可亲近湖心绿岛。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海浪”主题儿童游乐场,是小朋友撒欢的乐园。夜游公园,还能欣赏“襄河印象”主题灯光音乐秀。
「王家墩公园」
不远处的王家墩公园曾是军用机场,5号门附近的露天广场下停放着一架由解放军空军赠送的退役运-八军用运输机,不仅是小朋友最爱看的风景,也是无数游人镜头里必拍的打卡点。漫步林荫道,绿意盎然,可自在呼吸,亲近自然,还可以搭帐篷露营,感受美好惬意生活。
周边:附近的万松园、牯牛洲街、马场角路等美食街巷,可品美食,感受烟火武汉。
(图片: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武汉博物馆,署名除外
文字:部分整合于长江日报)
【来源:武汉文旅发布】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