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提醒:这些“养生”做法,其实并不健康!趁早改掉!

早上还没睁开眼,李阿姨下意识摸出床头的保温杯,把昨晚泡好的枸杞水一口闷了下去。她坚信坚持“养生”,自己的高血压和血糖肯定能压住。邻居张大爷信奉“每天一碗醋,血管不堵车”,年年家里堆满各种食养用品。老友群里有人流行水果代餐、饭后猛刷牙,只要哪个“秘方”火,就有人第一时间照做。

可让人意外的是,今年体检时,李阿姨被查出血糖飞涨 ,张大爷的胃肠炎老是发作,反倒是那些平时生活没啥讲究的老兄,指标还算平稳。明明都是为了“养生”,为啥认真执行的结果,最后反成了“健康黑洞”?到底哪些看似健康的做法,实则却在伤身?张文宏教授给出的解释,很多人听完都说意外。

生活中流传许多“养生绝招”,但张文宏反复强调:偏方、流行话术不是健康捷径 ,一不留神反而会透支健康。下面这些做法,看似精心“保养”,其实属于伪养生——改掉,比坚持更有用。

空腹灌淡盐水、“早排毒晚补肾”?

有不少人喜欢一早喝淡盐水,说是能预防便秘、排毒。听着“科学”,但医学上真没证据。淡盐水会刺激胃酸、加重肠胃负担,有胃病、高血压的反而更危险。 还不如喝常温白开水,别神化“洗肠排毒”,那些活儿本来就是肾脏、肝脏在做。

“夜里长时间泡脚能补气血”?这个也是个陷阱。脚泡太久、温度过高,会让足部血管扩张,心脏和大脑缺血 ,尤其是年纪大的人或者有血管病的,风险更高。

饭后立刻刷牙,“刷”掉的不止牙垢

不少人饭后马上刷牙,以为这样能保护牙齿,却忽略了此时牙釉质变软。短时间内刷牙像是在给牙齿“砂纸打磨”,久了会让牙齿越来越敏感、容易蛀牙 。更健康的做法是先漱口,半小时后再刷。

水果代餐减肥,结果“越吃越胖”?

用水果当正餐,是想靠“排毒”减肥,但水果基本不含蛋白质,糖分反倒不少。葡萄、香蕉、榴莲等升糖很快,容易让血糖大起大落,还会加重胰岛负担 。肌肉流失、代谢变慢,下场只会更容易反弹。

坚果越多越补,越吃越伤身

坚果被吹成“脑黄金”、“心血管保护神”,但热量极高。不少人一抓就是好几把,一天热量多出两三百大卡 ,时间一长脂肪堆积、血脂升高、动脉硬化风险都来了。成年人每天25克,一小把就够,吃多了反变脂肪炸弹。

食醋软化血管?没证据还伤胃

坊间常有人说“每天喝点醋软化血管”。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只能调味,没法通血管 。长期大量喝醋,反倒容易胃酸过多、引发食管反流。想降血压、软血管,不如少盐、控油和运动。

“早睡”不是万能,关键是规律

晚上八点就钻被窝,定闹钟“强制早睡”,可还没困意睡不着,做梦频繁。强行早睡反而破坏生物钟,结果睡眠质量更差 。健康睡眠拼的是规律,每晚七八小时,固定时间自然入睡才有效果。

慢病患者怕吃药,“拖着拖着”更糟糕

身边很多阿姨大爷说“吃药是伤身体”,只要症状减轻就停药,出现不适才复吃。事实是,不规范服药反复停药,病情反复,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像高血压、糖尿病,不按方案吃药,危险比副作用还大。

“多出汗=排毒”?误会了人体科学

天天跑步、蒸桑拿,拼命出汗,以为汗水能带走身体毒素。实际上,汗液99%是水,加点盐分,真正的“毒”靠肝肾分解排出 。过度出汗,只会脱水、心慌,还可能晕倒。

适量饮酒养心脏?其实安全剂量为零

“红酒抗氧化,有益血管”,这种说法听起来美好,但张文宏早就明确说:酒精对身体没有“下限安全线”,长期摄入只会增加肝癌、心血管等风险 。能不喝就别喝,想护心脏,蔬菜运动才靠谱。

错误的养生方式,短期可能没啥感觉,但其实身体正在默默承担后果。以下几组变化,值得你警惕。

肠胃消化能力下降

早上空腹喝盐水、喝醋的人,大多觉得胃部越来越容易胀痛、反酸,一查才发现慢性胃炎、胃黏膜损伤概率高

血压、血脂不降反升

不少靠偏方降压,忽略了饮食和用药,三个月复查血脂“莫名其妙”涨高,医生一问才知道是坚果和醋没控制量。

频繁失眠、白天困倦

生物钟被过度强调的“早睡”打乱,很多人晚上一直睡不着,白天还犯困,长期睡眠紊乱还会影响记忆和心情

血糖波动大,身体虚弱

水果代餐、胡乱减肥、长期饿肚子的人,血糖曲线大起大落,有人甚至发展成糖尿病前期、身体疲软没劲儿

体型“潜移默化”变胖或变瘦

天天吃坚果、用水果代餐的人,体重要么慢慢攀升,要么肌肉流失更快。“隐形油脂”和营养不全,都有风险。

其实,养生不难,关键是均衡、适度、符合自己体质 ,别迷信“捷径”。下面几招,让健康不走弯路。

每天喝水别加料,常温白开水最好

清晨醒来一杯温水,保证每日总摄水量,不图“神效”就不会出错。

合理分配膳食,均衡蔬菜、蛋白、谷物搭配

食物多样化,主食、蔬果、蛋白、脂肪都要有,不迷信单一种类。

坚果控量,一小把就行

成年人每天坚果25克,适量有益多了也有害。

睡觉规律优先,固定入睡时间才养身

优质睡眠靠生物钟,别强求“早睡”,找适合自己的入睡节奏。

用药听医生,慢病不能随意停药

慢性病治本靠规范治疗。吃药不是“伤身”,不治才“真伤”。

运动以舒适为主,记住汗不能解所有毒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快走、游泳、太极都行),别拼命出汗。

戒酒才护心,饮酒无安全线

饮酒和健康无关,少一分危害都少一分。

其实,大多数“速成”的健康办法都是假象,真正做对的那些人——饮食清淡、生活规律、不迷信偏方 ,才慢慢拥有了我们羡慕的好身体。

健康从不是靠某一种习惯就能决定的,更不是朋友圈里的“一夜暴富式秘诀”。如果你在追求健康的路上正被某种“方法”迷惑,不妨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生活习惯,及时和正规医生沟通。只有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养生才有意义。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2. 《中国慢性病防控蓝皮书》

3.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

4.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6.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糖尿病概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养生   做法   健康   张文宏   坚果   血糖   血管   高血压   中国   身体   风险   生物钟   糖尿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