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觉得家很吵,父母嗓门大,哥哥姐妹爱抢电视。那时的我们渴望长大,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等真正开始在外打拼,才发现,那份喧闹,居然成了心中的柔软。
刷到朋友圈,有人为妈妈煲汤点赞,为老父亲整理房间发个自拍,字里行间家庭温馨满屏。
再看看自己,隔三岔五才和爸妈语音几分钟,刚聊两句就各自忙碌。也会忍不住羡慕——为什么别人能始终保持亲密?为什么有些感情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拥有?
事实是,无论你是谁,无论家庭多么令人羡慕,亲情疏远这件事,几乎没有人能够彻底避免。
成长的步伐太快,工作、孩子、琐事铺天盖地。回家的时间不断被压缩,倾听变得稀少,沟通日益难得。
有人觉得迟迟未能回家陪爸妈很愧疚,也有人因为一条没及时回复的信息而自责。但这些,都只是生活的常态,并不说明你做得不够好。
这世界,没有十全十美的关系。多数家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距离,只是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去修补、去创造新的温暖。
有些人天生慢热,不善言辞;有些父母表达不习惯,用沉默代替关心。并不是他们不爱我们,只是爱的方式需要时间懂得。
所以,不必把遗憾留在心底。哪怕今年只能和家人微信上说句“注意身体”;哪怕一通电话只有三分钟,也足以让亲情流动。
比起羡慕别人,更重要的是,主动迈出一步。问候一声,相聚一桌饭,发条笑脸表情,你会发现亲情从未真正消失,只是暂时藏了起来。
亲情像老照片,看似模糊,翻出来还是觉得温暖。小时候被父母训斥、跟兄妹拌嘴,如今变成酒席上的谈资和回忆中的糖果。只要你愿意,哪怕距离很远,回家就有奔头。
30+、40+、甚至50+以后,“家”不再只是一个挂在嘴边的词。它变成了心灵的后台,一句“回来吃饭”,一杯热茶,都能带来力量。
别害怕亲情疏远,生活允许遗憾,但也给了我们改写结局的机会。
赶在今晚,拨个电话,或者发张小视频,告诉家人你想他们了。亲情不是用来比较的,而是需要我们用行动一点点守护。
你羡慕的温暖,不是别人独有的特权,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小确幸。只要我们愿意,遗憾就会慢慢变得微不足道,温暖会在无数琐碎里悄悄生长。
别忘了,归途永远在那里。调整步伐,珍惜当下。亲情虽有距离,但始终不会走丢。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