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TOPS算力!英特尔PantherLake来袭,AIPC格局要变?

10月10日那天,英特尔搞了场技术巡礼活动,直接放出了憋了好久的大招,AIPC处理器PantherLake、服务器处理器ClearwaterForest,连全新的AI战略和执行路线图都一起亮了出来。

说实话,这两年英特尔在AI赛道上有点被英伟达、台积电压着打,这次一下子扔出这么多硬货,看着是真想把失去的市场话语权抢回来。

咱先说说最受关注的PantherLake,这货是英特尔盯着AIPC市场的关键角色。

按照英特尔的说法,它要到2026年1月的CES展才正式发布,但现在已经把不少干货透了出来。

它用了英特尔自家的18A制程,比上一代的台积电N3P工艺要先进不少,综合AI算力能到180TOPS。

CPU单线程性能、多线程性能都有提升,GPU图形性能也涨了不少,连NPU都做到了50TOPS,还把面积缩小了。

更实用的是,它支持Wi-Fi7R2,内存也能用到96GB的LPDDR5x,不光能装在普通PC里,边缘计算、机器人这些场景也能搭。

之前英特尔还展示过用它驱动的宇树机器人Demo,看着还挺灵活。

聊完PC端的PantherLake,再看服务器那边的ClearwaterForest,这俩算是英特尔这次出的“左右护法”。

之前就有消息说,这颗服务器CPU是1.8nm制程,还塞了288个核心,用了FoverosDirect3D和EMIB2.5D封装技术。

英特尔想靠它证明,大规模部署x86CPU也能很省电,毕竟现在数据中心对能效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步棋算是踩在了点上。

除了硬件,英特尔还拿出了三层AI执行路线图,底层是搞AgenticAI基础设施,把至强CPU、GaudiAI芯片这些硬件打包成系统级方案,还搭了开放的AI软件栈,说要让部署AI像“拿现成钥匙开门”一样简单。

中间层是扩解决方案,专门研发了针对推理的GPU,还想拉更多开发者进来把生态做大。

最上层是突破技术瓶颈,下一代推理GPU和Shore产品线都在推进,就是为了解决算力传输的带宽问题。

老实讲,这个路线图看着挺完整,但能不能落地,还得看后续的执行力。

Intel18A制程:美国本土的“芯片尖子生”,硬刚台积电三星?

要聊英特尔这次的突破,Intel18A制程绝对绕不开,这玩意儿可是全球第一个在美国本土量产的2nm级芯片,英特尔CEO陈立武还特意在亚利桑那Fab52工厂外,拿着PantherLake的CPU晶圆给媒体看,那阵仗像是在说“咱美国也能造顶尖芯片”。

这制程有俩杀手锏,一个是RibbonFET晶体管,一个是PowerVia背面供电。

RibbonFET是英特尔十多年来第一次换晶体管架构,属于全环绕栅极那种,能解决漏电问题,还能把晶体管密度提上去。

PowerVia更有意思,把电源线挪到了晶体管背面,跟信号线分开,这样就不用抢空间了,电源供应更稳,还能减少功率损耗。

英特尔说,跟上一代Intel3比,18A每瓦性能能提15%,芯片密度能涨30%,良率更是15年来最好的。

最关键的是,英特尔这步走在了台积电和三星前面。

台积电要到2026年才在N16节点用背面供电,三星更晚,得2027年,如此看来,英特尔这次算是在先进制程上“抢了个先”。

但有个问题得说清楚,英特尔亚利桑那工厂初期月产能才5000片晶圆,这点量想满足市场需求怕是不够,后续能不能扩产能,会是个大考验。

除了制程,NPU5架构也挺有说头,这颗专门负责AI加速的单元,算力是50TOPS,看着比上一代NPU4的48TOPS没涨多少,但英特尔把它的面积缩小了,还把单位面积性能提了40%。

本来想高通的AIPC处理器NPU算力都到80TOPS了,英特尔是不是有点保守?后来发现,英特尔走的是“小而精”的路子,高通把NPU做大是为了降时延,英特尔则是为了适配普通PC的功耗,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极致性能,够用还省电,反而更贴合主流用户的需求。

NPU5还支持FP8精度,比FP16每瓦性能能提50%以上。

就拿跑StableDiffusion文生图来说,用NPU5加FP8精度,能耗能从108J降到70J左右,GPU只有最后合成图像时才会用到。

另外,它还能支持可编程激活函数,以前要在DSP上模拟的Sigmoid、Tanh这些,现在直接让神经计算引擎来做,性能也跟着涨了不少。

搞不清的是,之前英特尔NPU只支持一种线性激活函数,早干嘛去了?不过现在补上也不算晚。

背负美国尊严的英特尔:这次能靠新芯片翻身吗?

英特尔这次搞这么大动作,不光是为了自己翻身,还扛着美国芯片制造的大旗。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之前美国本土2nm级芯片的产能占比才5%,英特尔Fab52工厂投产18A后,计划到2026年把这个比例提到15%。

说白了,美国想靠英特尔证明,自己在先进芯片制造上还能行,不是只能依赖台积电、三星这些海外厂商。

但压力也不小,下一代Gaudi芯片JaguarShores,明年要跟英伟达的RubinGPU、AMD的MI400GPU正面刚。

JaguarShores用了18A制程和SK海力士的HBM4内存,参数看着挺能打,但实际算力能不能跟上,还得等测试数据出来。

更何况,HBM4内存现在还得靠SK海力士,美国本土HBM产能要2027年才落地,供应链这块儿还是有点被动。

软件和生态上,英特尔这次也下了功夫,搞了NNCF量化工具、Vtune性能分析器这些,还在HuggingFace上放了300多个预转换好的模型,意思就是“开发者别担心,咱这儿工具全,不用改习惯就能用”。

说实话,开放生态这步走对了,英伟达的生态太封闭,英特尔搞开放,说不定能拉来不少合作伙伴。

更意外的是,它还跟英伟达合作了,之前俩家还在抢市场,现在居然联手,只能说商场上没有永远的对手,只有永远的利益。

总的来说,英特尔这次放出的PantherLake、ClearwaterForest和Intel18A,算是拿出了真家伙,从PC到服务器,从硬件到生态,都想得挺周全。

但能不能真的抢回话语权,还得看明年产品上市后的实际表现,毕竟用户要的是好用不贵,不是光有参数好看。

咱就等着2026年CES上PantherLake正式亮相,到时候再看它到底行不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数码   英特尔   格局   三星   美国   芯片   性能   英伟   晶体管   亚利桑那   生态   路线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