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的家书更抵万金!广东推介馆藏抗战时期侨批档案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张莹

通讯员 王寒

近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广东省档案馆举办“抗战烽火中的家国情怀”推介活动,推介一批馆藏抗战时期侨批档案。

这些跨越80余载的侨批,主要是旅居印尼的广东梅州大埔籍华侨林史臣及其幼子林南英写给国内大儿子(哥哥)林选英的家书。

就其内容而言,既有对林选英日常生活的嘱托,更有对当时抗战局势的关注、对祖国家乡的忧虑、对侵略者的痛斥。

这些家书不仅承载着浓浓的父子、兄弟深情,更以最真实的笔触、最细腻的情感,以普通民众视角、海外视角,向我们展现了海外华侨在抗战烽火中构筑的经济生命线、深厚家国情。

抗战时期,无数华侨华人虽身在海外,却心系中国,同当国难。透过这90多封抗战侨批的斑驳墨迹,一部华侨家族的微型抗战史诗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华侨在抗战洪流中的挣扎与坚守,生动诠释了抗战烽火中的华侨家国情怀,在战火纷飞中铸就了金融抗战与精神抗战的双重丰碑。

父亲给选英的信,提及商业形势冷淡,听闻长沙会战胜利,对国内抗战充满信心,自己担任南洋南榜赈灾总会常务委员,经常外出为国内募捐。

父亲给选英的信,提到苏门答腊南榜华侨国事赈灾委员会四次寄回壹百千元,仍存之款未付回者壹万余盾。现在又筹备夜市一礼拜,本月初五日开幕,谅想可筹得万元左右。选英的父亲私人每月认定月捐十盾,大有公司认月捐100日盾,计算大有公司自中日战事发生至今捐出去之数不下数千余盾。

父亲给选英的信,提到赈灾工作麻烦,自七七对日开战以来二年多,本南榜赈灾总会常委员一职屡辞不脱,自己每月所得之款,除用费后,可话概入赈灾之用。

选英给父亲的信,提到自己进入中央军医学校广东分校学习,谴责日本轰炸无辜难民,未来的战事如何不可预料。

弟弟林南英给选英的信,为中国目前的处境感到担忧,向哥哥询问中日战事的消息。

弟弟林南英给选英的信,提到对祖国的观念很深,今后要用功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历史   抗战时期   万金   家书   广东   十年前   档案   华侨   父亲   战事   烽火   苏门答腊   国内   大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