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全国田径锦标赛在热烈的掌声和镜头闪光中落下帷幕,28岁的吴艳妮以13秒15的成绩成功卫冕女子100米栏冠军,为自己的生日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
就在她披着国旗绕场致意时,社交平台却炸开了锅,不是因为她的胜利,而是因为她的穿着再度成为焦点。
此时此刻,舆论的矛头不再指向成绩,而是集中在那条“露腿太多”的运动短裤上,这场原本属于体育的荣耀时刻,突然被拉进了低俗的审美战场。
那么为何一个专业运动员的穿着,会引发如此激烈的舆论反应?她的“人设”究竟是被谁塑造,又为何总是成为话题中心?
时间拨回到2023年夏天,那是吴艳妮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之一,6月29日,她以12秒93拿下全国冠军赛冠军,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不到一个月后的成都大运会,她更是跑出12秒76,刷新个人最佳,斩获银牌。
这个成绩不仅超过了奥运资格线,也让她成为中国唯一一位,晋级巴黎奥运会的女子100米栏选手。
但就在镜头为她记录下荣耀瞬间的同时,另一些镜头却在盯着她的妆容和穿着,有人称赞她“带妆夺银”是对比赛的尊重,也有人批评她“像在走秀”。
那次比赛她穿着黑色三角短裤和露背上衣,妆容精致但造型张扬,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她成为争议焦点。
到了10月的杭州亚运会,一场抢跑风波让她彻底陷入舆论漩涡,比赛开始前,吴艳妮因抢跑被取消成绩,她当场申诉,情绪激动。
转播镜头记录下她与裁判激烈交涉的画面,社交媒体上的人立刻分成了两派,一派指责她“赖输”,一派则认为她是在为自己争取公平。
有人把她的情绪化归咎于性格张扬,甚至拿她的妆容说事,称她心思不在比赛上,但事实上,这场比赛中,她的起跑反应时间比其他选手快了0.05秒,几乎没有争议空间。
裁判做出的判罚,并非出于对她的形象偏见,而是标准执行,可惜的是,公众并不关心这些技术层面的解释。
到了2024年,她的状态并不稳定,4月20日、27日,分别在厦门和苏州的钻石联赛中,成绩分别为13秒04和13秒15,两次都未能闯入前列,甚至在苏州站垫底。
但网络讨论并没有聚焦成绩,而是她参赛时的妆容又一次成为攻击目标,“口红比成绩亮眼”“化妆不如训练”这样的评论铺天盖地,明明她是带伤参赛,却被诟病为靠脸蹭热度。
5月初,她坚持参加长三角国际田径赛,带伤完成比赛,最终获得第八名,5月底的亚洲田径锦标赛,她更是咬牙坚持,跑出13秒03,拿下铜牌,站在领奖台上时,她眼含热泪,显然对未能拿下更好成绩感到遗憾。
到了6月,全国学生运动会,她以13秒14再次夺冠,这次赛后采访中,她对“抢跑”问题回应说:“抢跑又如何?”这句话,再次点燃网络争议。
全国锦标赛的胜利本该是洗刷批评的好机会,可惜前两天那场比赛,领先选手刘景扬在最后一个栏前失误摔倒,吴艳妮趁势超越夺冠,于是又有人说她踩着别人的失误上位,甚至称她是靠运气的冠军。
网络上开始出现恶意剪辑她庆祝时整理短裤的画面,配上低俗言论,彻底改变了大众对那场比赛的关注点。
第二天的采访中,吴艳妮也显得情绪复杂,她说:“其实这个冠军不值得庆祝,刘景扬今天跑得更好,”但这句话没有被主流媒体传播,也被一些自媒体视而不见。
吴艳妮的争议,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2014年,她只是四川自贡一个跳舞的女孩,因体育老师的建议,走上田径道路,2015年后逐渐崭露头角,2016年在全国锦标赛跑出13秒58,获得季军。
2018年,她在全国锦标赛跑出13秒17,打破纪录,2021年更是以12秒87斩获全国冠军,那个时候,她还是“田径希望之星”,被称为“新生代代表”。
可当她在镜头前表现出更多自我时,希望之星却变成了网红运动员,在直播、代言、商业活动逐渐增多后,骂声也随之而来,有人质疑她利用成绩捞金,也有人批评她只会炒作。
但真正的问题,是公众对什么样的运动员才算合格有着刻板印象,在许多人眼中,运动员就该低调朴素,不该抛头露面,而吴艳妮的出现,正好打破了这套固有认知。
她的出现,不仅挑战了跨栏的栏杆,更挑战了观众心中的传统标准,她不是第一个带妆比赛的选手,也不是唯一一个敢说敢做的运动员,可她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个。
女性运动员在聚光灯下,往往要承受更多审美压力,男选手可以穿紧身衣被称为“力量美”,女选手穿短裤却常被指“暴露”,这种双标,才是需要被戳破的小圈恶俗。
当运动成绩被模糊,取而代之的是“穿了什么”“说了什么”的讨论时,我们是否该反思,体育的本质,究竟是竞技,还是表演?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