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穷游经济学”:不住酒店,不进饭店

这个长假,各个景点都人山人海,不少商家却高兴不起来——热闹背后是大家“非必要不消费”,这就是所谓的“穷游经济学”。

这个国庆节,各地的酒店、民宿老板,叫苦的不少,他们原本打算赚一笔大的,然而,人流并未转化为客源,很多房间没有订出去。那么,出去游玩的年轻人,难道不住吗?

他们的确有自己的方式,一是自己动手,搭帐篷,他们选择在街边、景区、公园内,距离公共厕所较近的地方搭帐篷,这样就省了一笔大钱。比如,武汉市区的长江边、黄鹤楼周边等,大量的人搭帐篷过夜。

假期酒店通常较贵,尤其是热门景区,价格会翻几倍。平时两三百元的,假期可能超过1000元,住普通酒店,也得四五百。自己搭帐篷,虽然住得没那么舒服,也有诸多不方便,但的确省钱。

也有一些年轻人讨厌搭帐篷,除了麻烦,也睡不踏实,他们怎么解决住宿问题呢?就在热闹的商业街、步行街逛,累了,就在路边歇一歇。有的去店里,点一杯饮料,一份小吃,坐几个小时。也有的人去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点一杯饮料,有的啥也不点,困了就打打盹。

有些年轻人在长廊里、亭子里席地而坐,席地而眠,有些为了躲避风寒,甚至会住进公共厕所。比如泰山景点,晚间温度较低,遇到小雨,公共厕所里就会挤满了人。今年国庆节,泰山人满为患,一些人为了看日出,就在泰山上过夜,夜间天气不好,大量的游客夜里涌入公共厕所过夜。

年轻人“穷游”,近年更为明显了。今年的假期,我去西北游玩,随行的几个小团,加起来有近100人,中午时分,除了我,没有一个人愿意在候车的餐馆吃饭。我发现,出来游玩的人,大部分人都自带了一些简单的食物,比如包子馒头或者饼干之类的东西,能充饥就行。

在川西时,我问过导游,一个团人不少,生意应该不错。导游告诉我,旅行社其实是赔本的,她自己也没得到什么——大部分人都是“穷游”,消费金额很少。导游说,旅游的,学生、老人及小孩占比超过2/3,他们在一些项目上能享受半价。导游推荐当地的一些美食、娱乐等,节目挺丰富的,晚餐还挺丰盛,价格也不贵,但大部分人都不参与。

现在,年轻人将节省做到了极致,不住酒店,不进饭店。我见过四个大学生,她们就住一间房,而且住的是最便宜的房间,一晚仅需要80元。她们基本上不出去吃饭,平时买一点街边小吃,或吃一包泡面。

年轻人喜欢全国各地玩,如果花大钱去玩,他们是支撑不起的。而省着花,则可以去不少地方。我在宁夏银川遇到两个大学生,她们暑假在外游玩20多天,去了几个省,但家里并没有金矿,也是普通家庭。

两位女孩说,她出行通常选择经济出行,大部分时候坐绿皮火车,花钱不多。住宿方面,基本上选择较便宜的房间,两个人分摊,有时候坐晚间的绿皮火车,把住宿费的钱也省掉了。至于吃的,她们很少去饭店、餐馆,街边的小吃,几块钱就解决问题了,偶尔吃一分牛肉面、酸辣粉,喝一杯奶茶。她们很少在外面买水,自带一个水壶,用免费的热水。再加上景点门票半价,又可省一笔钱,花费不多。

不住酒店,不进饭店,他们将“穷游经济学”发挥到了极致,年轻人的钱不好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旅游   经济学   年轻人   饭店   酒店   帐篷   泰山   景点   导游   小吃   公共厕所   假期   景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