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信号?李嘉诚家族降价甩货大湾区400套房产,最低40万一套

虽说楼市利好不断,而且在逐步止跌回稳,开发商的信心也有所增强,不过开发商并没有真正缓解资金压力,要想在今天这么卷的市场下,站稳脚跟,并非易事。

据每经7月31日报道,李嘉诚长江实业旗下和记黄埔地产近日向香港买家推介大湾区四个房地产项目,共计推出400套产品,价格最低仅40万元起。该消息今日一度登顶热搜第一。

一、资本避险信号:从非核心地产向抗周期领域转移

此次抛售的惠州、中山房源,多为开发周期超10年的老项目,土地成本极低。以惠州某项目为例,当前8632元 /㎡的售价较峰值下跌40%,但仍高于其早期拿地成本数倍。

这种 "低价快销" 策略与同期港口资产调整形成呼应——长和集团将原计划卖给美国贝莱德的全球港口资产,改为引入中远海运等中资,本质上是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转向东南亚基建、氢能储运等抗周期领域,其2024年科技医疗投资占比已提升至45%。

对市场而言,这释放出清晰信号:房地产特别是非核心城市住宅,已从 "保值优选" 沦为 "流动性工具"。数据显示,惠州商品房去化周期超40个月,而李嘉诚保留的深圳前海、广州珠江新城等核心资产,上半年价格跌幅不足5%,这种分化印证了资本对 "核心地段 + 稀缺资源" 的坚守。

二、政策博弈信号:在松绑窗口期加速套现

李嘉诚的抛售节奏与政策松绑形成微妙互动。广州6月全面取消限购、限售,深圳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1%,但这些政策刺激并未扭转市场预期——深圳上半年二手房成交增长36.6%的同时,均价却环比下跌1.5%至6.03万元 /㎡,呈现典型的 "量价背离"。

这种反差揭示出资本的预判:政策宽松难以对冲行业根本性调整。李嘉诚选择此时套现,正是看透了非核心城市 "以价换量" 的无奈——中山某项目降价后,周边新盘被迫跟进至七折,而广州番禺、海珠等核心区域二手房仍保持9%的同比增长,这种分化将成常态。对购房者而言,需警惕 "政策红利" 掩盖下的区域风险,如惠州临深片区二手房挂牌价已较去年下跌15%。

三、市场分化信号:刚需与豪宅的 "冰火两重天"

深圳楼市呈现的 "两头热、中间冷" 现象,恰是李嘉诚抛售策略的注解。6月深圳300万元以下刚需盘成交占比24.2%,千万元级豪宅占比14.4%,而500万-1000万元的 "中产改善盘" 占比不足三成。这种结构分化印证了李嘉诚的取舍:抛售的40万-60万元低价房源精准匹配港人北上刚需,而保留的核心资产则瞄准高净值人群避险需求。

对不同购房者而言,决策逻辑需因势调整:刚需群体可把握政策窗口,如利用深圳首套15%首付、3.1%利率的优惠,选择龙岗、龙华等供应充足区域;改善型买家应聚焦南山、福田等配套成熟板块,这些区域上半年豪宅成交同比增长21%;投资者则需警惕非核心城市的 "价格陷阱",惠州部分楼盘虽单价不足万元,但近三年年均跌幅超8%。

结语:从资本流动中寻找安全边际

李嘉诚的抛售行为,本质上是用脚投票选出 "新资产坐标系"。对普通购房者而言,与其纠结 "大佬动向",不如建立 "三维评估体系":在空间维度上,优先选择人口净流入的核心城区(如广州海珠、深圳南山);在时间维度上,利用房贷利率下行周期(当前首套利率3.0%-3.5%)锁定长期成本;在产品维度上,避开同质化刚需盘,关注绿色建筑、智慧社区等升级品类,这类物业在成都、青岛等地的溢价能力已显现。

房地产市场的暴利时代已落幕,但结构性机会仍在。读懂资本释放的信号,方能在分化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全边际。

李嘉诚也表示,并不会放弃地产业务。他曾多次称,看好内地市场,但房地产虚火过旺,已经深陷调控之中。

所以,李嘉诚家族倒不是说不看好中国未来发展前景,而是在进行资产配置和结构优化调整。况且国内投资也绝非仅仅是房地产,李嘉诚不会这么做,我们普通老百姓也不应该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财经   信号   最低   家族   房产   核心   深圳   惠州   资产   政策   周期   资本   维度   二手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