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省经济发展之路开始拐弯,动因来自摸清了家底,找出了问题。用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修正大省当年的GDP,竟挤出了9820.8亿元的“水分”,相当于甘肃西藏同年GDP的总和!
由国家审计署审计长调任大省省委书记,可见“挤水分”过程的艰难与严谨。挤掉水分后,大省的GDP与与排在身前的江苏省进一步拉大,与排在身后的浙江省进一步缩小。
大省真的急了,也找到了相对落后的真因,不是民营企业占比问题,而是产业结构问题。突出表现为“两个70%”: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约70%。
由此大省拉开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大幕。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质生产力渐有起色,2023年大省完成“产业突破性布局”,当前正处于“十年塑成优势”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需要大量优质项目落地,以充实已确立的顶层设计。恰在此时,大省一度盛行的浮夸风、攀比风以及数字作假风又要卷土重来。
抓住大省“项目”出现的苗头,中央点名批评了淄博、烟台和滨州。淄博的问题是项目反复开工,个别项目重复开工3次;烟台的问题是好大喜功,90亿的项目投入500万平整土地就敢报开工;滨州的问题是无中生有,项目尚在前期论证阶段已两次被纳入集中开工……
如果果任由这种不正之风继续下去,大省2018年付出的努力及良好的开局将毁于一旦,在“拐弯”过程中会被甩得更远。
所幸中央层面及时出手了。批评是严厉的,具体到项目的。
实际上大省的深层问题、根本问题在人,是发展观和政绩观的问题。观念不转变,作风不改变,转型发展之路既阻且长。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