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伏时节为什么要喝汤?
入伏后,气温攀升,人体出汗增多,容易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出现"苦夏"症状。此时喝汤不仅能补充水分,还能通过食材搭配达到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增强食欲等功效。
传统中医认为"夏季喝汤,胜过药方",选择适合的汤品可以帮助我们安然度夏。
二、六款入伏养生汤推荐
1. 冬瓜薏米老鸭汤
**功效**:清热解暑、利水消肿
**食材**:- 老鸭半只(约500克)- 冬瓜300克- 薏米50克- 生姜3片- 枸杞15克
- 盐、鸡粉、胡椒粉适量
**做法**:
1. 老鸭洗净切块,焯水去血沫
2. 薏米提前浸泡2小时
3. 冬瓜洗净,带皮切成大块(保留冬瓜皮可增强利水效果)
4. 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加水没过食材
5.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1.5小时
6. 最后加入枸杞,盐、鸡粉和胡椒粉调味
**小贴士**:此汤适合午后饮用,能缓解暑热引起的烦躁不安。
2. 苦瓜黄豆排骨汤
**功效**:清热解毒、降火明目
**食材**:- 排骨300克- 苦瓜1根- 黄豆50克- 蜜枣2颗- 生姜2片- 盐、味精适量
**做法**:
1. 黄豆提前浸泡4小时
2. 排骨剁大块,焯水去血沫
3. 苦瓜去瓤切长条块,用盐水浸泡10分钟去苦味
4. 把排骨、黄豆、苦瓜、姜片放入锅中,加水1500ml
5.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小时左右
6. 加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小贴士**:苦瓜寒凉,脾胃虚寒者可多加生姜或红枣中和。
3. 莲藕花生猪骨汤
**功效**:健脾养胃、补血安神
**食材**:- 猪骨500克- 莲藕2节- 花生100克- 红枣6颗- 陈皮1小块
- 盐、鸡精适量
**做法**:
1. 猪骨剁块焯水洗净
2. 莲藕去皮切滚刀块
3. 花生提前浸泡1小时
4. 陈皮泡软刮去白瓤
5. 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加水2000ml
6.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
7. 加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小贴士**:莲藕选粉藕更佳,汤品会有自然甜味。
4. 丝瓜蛤蜊豆腐汤
**功效**:清热利湿、补充优质蛋白
**食材**:
- 丝瓜1根
- 蛤蜊300克
- 嫩豆腐1盒
- 姜丝适量
- 葱花少许
- 盐、白胡椒粉少许
**做法**:
1. 蛤蜊用盐水浸泡吐沙
2. 丝瓜去皮切滚刀块
3. 豆腐切小块
4. 锅中放少许油,爆香姜丝
5. 加入丝瓜翻炒至稍软
6. 倒入清水煮沸
7. 加入豆腐和蛤蜊,煮至蛤蜊开口
8. 最后加盐、胡椒粉调味,撒葱花
**小贴士**:此汤烹饪时间短,适合作为快手晚餐。
5. 绿豆百合莲子汤
**功效**:清心除烦、安神助眠
**食材**:
- 绿豆100克
- 干百合30克
- 莲子50克
- 冰糖适量
**做法**:
1. 绿豆、莲子提前浸泡2小时
2. 百合洗净
3. 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1500ml
4.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
5. 加入冰糖调味
**小贴士**:冷藏后饮用消暑效果更佳,但不宜过冰。
6. 番茄土豆牛肉汤
**功效**:开胃生津、补充体力**食材**:
- 牛腩300克
- 番茄3个
- 土豆1个
- 洋葱半个
- 胡萝卜半根
- 香叶2片
- 盐、味精、黑胡椒粉适量
**做法**:
1. 牛腩切块焯水
2. 番茄去皮切块,土豆、胡萝卜切滚刀块
3. 洋葱切成丝
4. 锅中放少许油,炒香洋葱
5. 加入番茄炒出红油
6. 放入牛腩,加水没过
7.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1小时,加入土豆块和胡萝卜再炖半小时
8. 最后加盐、味精和黑胡椒调味即可食用
**小贴士**:番茄先用开水烫一下更容易去皮。
三、入伏喝汤注意事项
1. **最佳饮用时间**:建议午餐或晚餐前30分钟喝汤,既能开胃又避免影响正餐食量。
2. **温度控制**:汤品宜温热饮用,过烫会损伤食道,过凉则伤脾胃。
3. **特殊人群注意**:
- 高血压患者少喝老火靓汤
- 痛风患者避免浓肉汤
- 糖尿病患者注意控制甜汤摄入
4. **搭配原则**:夏季汤品宜清淡,可适当增加瓜类、豆类等时令食材。入伏时节,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汤品,不仅能消暑解渴,还能调理身体,为健康度过炎夏打下基础。建议根据自身体质和口味,每周轮换不同汤品,达到均衡养生的效果。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