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复兴岛!这场嘉年华让市民直呼“幸福”




琴弦轻颤,流淌出《春江花月夜》的婉转;鼓点叩击,应和着爱尔兰踢踏舞的明快节奏……


今年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11月20日,由杨浦区人民政府主办,杨浦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共同承办的“另一种遇见”中欧文化嘉年华在复兴岛船台公园正式启幕。本次活动将持续至11月23日,旨在通过文艺演出、生活市集与互动体验,以文化为纽带,搭建中欧文明互鉴的桥梁。




中西艺术,同台共鸣


国家级非遗项目绛州大鼓率先登场,铿锵有力的节奏瞬间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爱尔兰踢踏舞则以整齐划一的步点与鼓乐形成呼应,东方鼓乐与西方舞步的碰撞赢得满堂喝彩。随后,《春江花月夜》与《蓝色多瑙河》相继奏响,在黄浦江畔展开一场跨越江河的音乐对话。



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的悠扬旋律与《蓝色多瑙河》的华尔兹节拍相继奏响,在黄浦江畔形成跨越江河的音乐对话。《穆桂英挂帅》中京剧武生的翻飞靠旗与《西班牙斗牛士舞曲》的奔放热情激情碰撞,让观众感受到了不同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京剧《穆桂英挂帅》中翻飞的靠旗,与《西班牙斗牛士舞曲》的奔放热情交织。著名男高音Nicholas Shamov深情演绎意大利经典歌剧《我的太阳》,高亢嘹亮的嗓音极具穿透力。曾在联合国总部惊艳亮相的中国装束复原小组带来“山河入梦”华服秀,与演绎胡桃夹子故事的《霍夫曼童话》形成鲜明对比,东方霓裳与西方童话的交替呈现,营造出跨越时空的视觉体验。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压轴登场,演绎《上海的那头》《彩虹》等融合中西方元素的歌曲,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节目编排很有新意,既能看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也能欣赏到欧洲文化的特色。在家门口能看到这么高质量的演出,非常幸福。”市民杨女士赞叹道。



多元市集,体验交融


除了舞台演出,场外设立的“另一种”生活市集同样人气十足。50个特色摊位分为健康饮食、亲子互动、创意手作和中式生活四大区域,串联起一幅活色生香的中欧生活画卷,就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



中式茶饮与欧式轻食相邻陈列,开启一场舌尖上的中西对话;户外瑜伽区内,市民在舒展中寻求身心平衡;中式生活区则凭借传统养生智慧,吸引众多市民驻足体验。带着孩子前来的李女士表示:“这样的市集很接地气,孩子能感受各国特色,这样的一站式体验非常难得。”



未来两天,嘉年华还将围绕“美育大课堂”“欢乐童萌”“风尚生活”三大主题,持续推出欧洲乐队演出、丝竹民乐表演、太极教学、红酒文化分享等系列活动。兼顾不同年龄层需求,推动跨文化交流在亲身体验中自然发生。



文化赋能,区域焕新


本次嘉年华的举办地复兴岛,正经历着一场“文化蝶变”。这座位于黄浦江下游的岛屿,曾经是上海重要的工业基地,码头、工厂林立。如今在杨浦区“数字智能岛、设计艺术岛、人民城市岛”战略引领下焕发新生。漫步船台公园,工业遗迹与现代艺术相映成趣,新旧交融的布局恰是当前发展定位的生动写照。



杨浦正聚力打造复兴岛国际创新创业集聚区,以文化为引擎,为这片承载工业记忆的土地注入面向未来的蓬勃生机。今年以来,从小红书开放世界冒险岛活动“RED LAND”,到哔哩哔哩“干杯音乐节”,再到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文化正在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一环。



“复兴岛真的不一样了,”市民赵女士感叹道,“文化设施和公共空间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吸引力。”展望未来,复兴岛将持续深化跨界融合,加速从传统工业岸线向引领时代的“顶流岛”华丽转型。



此次“另一种遇见”中欧文化嘉年华作为杨浦区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不仅展现了区域文化软实力,更加体现其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窗口的担当。未来,杨浦将以“文旅朋友圈”为支点,持续拓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愿每一次相逢与对话,都将汇入明天更为绚丽的文旅图景,让浦江之滨真正成为世界文明交流的会客厅,让“遇见”成为这个时代最动人的叙事。




文字 | 汤顺佳

图片 | 王修远

编辑 | 查艺宁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旅游   嘉年华   市民   幸福   杨浦区   中欧   文化   春江花月夜   杨浦   市集   上海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