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95后”影视编导郑一见以镜头追梦点亮家乡 书写粤东小村“电……

郑一见

“中国电影之父”故里上盐村华丽变身

深夜11时,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镇的上盐电影工作室内依然灯火通明,上盐电影村主理人郑一见正与团队成员围在屏幕前热烈讨论着,他们的新片《还有烟火的地方2》不久将正式推出。屏幕上,英歌舞少年带着非遗技艺闯入都市又回归乡野的故事正徐徐展开,这个故事也映照着他自己走过的路——从一个“返乡青年”,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兴乡青年”。

创新守护家乡文化

1995年,郑一见出生在汕头潮南区的一个美术之家,他的父母在家乡经营着一间画廊,艺术成了他成长的底色。

5年前,在某省级媒体任职的郑一见,放弃广州稳定的工作回到家乡发展。2025年,在当地政府的邀请下,他正式成为上盐电影村的主理人。

“是政府的支持,也是家乡的文化牵引着我往前走。”郑一见告诉记者。返乡之后,郑一见带着摄影器材和团队,一头扎进了潮汕非遗的烟火气里。4年里,他们完成了近100个非遗题材作品。从《还有烟火的地方》系列纪录片到全网走红的《潮魂英歌》短视频,他用影像给传统文化装上了“飞出去” 的翅膀。其中《潮魂英歌》大胆尝试“英歌舞+法国街舞” 的跨界融合,上线4天就有5000万播放量。

不满足于记录,郑一见还带领团队把创新玩到了线下:在上盐村试验英歌旅拍引入剧和英歌健身等多种创新文旅项目。其中,“英歌旅拍”项目由潮南西岐英歌非遗传承人担任教练,并提供全套传统服饰、专业脸绘及动作教学,游客可选择拍立得写真或动态短视频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英歌舞初体验”,项目的部分收益将反哺村集体。

致力打造“中国电影原乡”

2023年,借着广东“百千万工程”的东风,上盐村实现了美丽蝶变。据悉,这座因走出“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而被誉为“中国电影原乡”的粤东小村庄,也藏着郑一见儿时的记忆:“小时候跟着父亲来写生,记得潮汕老房子厚厚的夯墙,墙底一层一层的苔藓,还有晒谷物留下的印记。” 现在,有了他的参与,老村子正变成“影视+文旅”的乡村振兴试验场。

“虽然我们进驻上盐电影村工作室才短短两三个月,但一直马不停蹄,忙到停不下来。”郑一见告诉记者,他们在积极“引进来”落地相关项目的同时,也在主动“走出去”,向海内外推介“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故里上盐电影村”。今年6月,他就携“文化兴乡计划”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并向全球影人发出共创“潮汕影乡”的盛情邀约。

郑一见向记者畅谈起他的文化兴乡“一村三地”计划:结合2.2平方公里的潮汕传统村貌、英歌舞、粿品工坊、节庆民俗等资源打造“潮汕主题一站式影视取景地”服务清单;依托郑正秋故里的文化资源,组织电影和潮汕文化研究,营造“中国电影之父文化研究和再造高地”;以及建立线下沙龙研学空间的“数字游民社交地”。从“一村三地”串联侨乡水韵文化带,形成“一村一带”,搭建起区域影视拍摄、文化旅游及乡村振兴的深度联动平台。

文|记者 赵映光

图|受访者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娱乐   粤东   汕头   小村   编导   家乡   镜头   影视   潮汕   中国电影   文化   电影   歌舞   故里   项目   烟火   团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