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故宫,说走就走!带孩子穿越故宫、了解历史,看这一本就够了

文|凝妈悟语

当我打开这本《故宫》立体书的时候,一个词一下子冒出来:巧夺天工。

当我给孩子展示的时候,孩子的眼睛都亮了,直呼:哇,身临其境。

对故宫怀有多深的热爱,才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立体书啊!

这本立体书不仅是一件出版物,更是一座可以捧在掌心的紫禁城。

它通过精妙的纸艺设计,将故宫的壮丽建筑和深厚文化以立体的形式呈现,让数百年的历史在孩子面前生动起来。

互动设计:在探索中学习

翻开书页,绝非简单的翻动,而是一场探索之旅。

每一页都藏着精心设计的机关,需要平视、俯视,多角度观察。

比如第一页:

翻开后,崇楼巍然立起,重檐歇山顶覆盖着明黄色琉璃瓦。

贞度门则需要向右翻开,再向上翻开两个折页,才能看到整体样貌。标准的的对称结构,庄严肃穆。

而崇楼和贞度门下方的长折页,则藏着角楼、午门和门钉的奥秘。

角楼有三层屋檐,红墙金瓦,彩绘梁枋、雕花门窗,整体光彩夺目。

角楼右边有一个可以向左右两侧打开的大门,有侍卫把守,看向纵深处,好像是推开故宫的门,走进了紫禁城。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儿童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构建知识的。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强调“做中学”的重要性,而这本书正是通过可操作的机关,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知识。

立体奇迹:纸上的建筑智慧

这本书的立体设计一个比一个精彩。

太和殿下面藏着皇帝上朝的内殿,沿箭头方向上推即可窥见全貌,里面的布局、装饰一览无余。

畅音阁的窗户可以通过向下拉而打开;

最震撼的是,翻开磁吸粘附的书脊,向上拉起封面,崇楼、贞度门、角楼、太和门、内金水河、内金水桥、昭德门等建筑依次呈现,一幅长长的故宫画卷大气磅礴地展现在眼前。

这些设计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惊喜,更是对故宫建筑结构的精准还原。

通过这种立体展示,孩子们能够直观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榫卯结构、对称美学和空间布局,领略古人“天人合一”的建筑哲学。

语言艺术: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作为一本绘本,它的文字介绍既翔实专业,又简洁有趣。

比如,它将皇帝的御花园称为“游乐园”,瞬间拉近了历史与孩子的距离。

御花园中的牡丹、芍药、柏树、楸树,以及石子画、亭台楼阁,都是现代孩子在公园或古村中能够见到的事物,这种联系使历史不再遥远陌生。

这种表达方式符合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将新信息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连接,使学习更加高效且愉悦。

通过熟悉的景物引出不熟悉的历史文化,知识便在无形中沉淀。

文化传承:在游戏中拥抱历史

对于爱动手、爱探索的孩子来说,这本书具有不小的冲击力。

他们总是翻不够、玩不完,在翻翻找找中,不知不觉了解了故宫的全貌,欣赏建筑之美,理解其中承载的历史文明。

从贞度门的历史沿革(明朝时称为宣治门,洪熙帝曾在此听政;清朝时是官员上朝的入口之一。)到太和殿的功用,知识如春雨般润物无声。

这种设计通过多感官体验,使六百年的紫禁城“活”了起来。孩子们不只是学习历史,更是体验历史。

合上这本书,我不禁想到,文化的传承需要这样的桥梁——既尊重历史的严肃,又理解孩子的天性;既有传统的温度,又有创新的力量。

这本《故宫》立体书,正是通过纸艺的魔法,让孩子在立体世界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故宫之旅。

故宫立体书 : 穿越紫禁城六百年(赠品版) ¥23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6

标签:育儿   故宫   历史   紫禁城   角楼   孩子   太和殿   建筑   知识   御花园   折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