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有什么让你念念不忘的事情?
是雨后山林里捡菌子的野趣?
是离家后最馋的那一口地道风味?
是只有老乡才懂的那一句方言?
还是午夜梦回时,那份挥之不去的牵挂?
无论离得多远,故乡的记忆总在心底最柔软处悄然生长。本期#条友这一周#,让我们听听那些鲜活滚烫的家乡故事~
01 别处见不到的宝贝
家乡的土地,藏着不少大自然的宝物
正值夏天,云南的山林变成了巨大的寻宝乐园——人们纷纷上山,寻找一朵朵破土而出的野生菌。这一口,鲜美极了!
对云南人来说,菌子可是从小捡到大。那眼光也是极准的,菌子长在哪儿、哪些好吃,全都手到擒来
许多外地朋友把到云南捡菌子安排进了旅游行程,好玩又有特色~但一定要记牢,不认识的、有毒的菌子千万别碰!
每年4月到6月,成熟的桑葚挂满枝头。品尝野生果子,在美味之外,还多了一重满足。
@快乐的一江汉水在陕西汉中的骆家坝,发现了一只蓝色的蝴蝶,在青山绿水间翩翩起舞,让这趟行程增添了一份意外的美丽。
@半亩塘散记则分享了另一种小昆虫:“花姑娘”。这种红色带白点的昆虫在山东也叫“花蹦蹦”,别看它长得鲜艳,其实是种害虫哦。
大家都知道,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但在吉林白山,还有传说中的“太岁”肉灵芝层层叠叠的,有点像树根:
而纵观四川“最好捡鸡枞的地方”,@一念回忆给龙泉山封了第一名走在路上,胖嘟嘟的鸡枞菌遍地都是,看得人好心动!
02舌尖上的家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出独一无二的地域美食。贵阳街头,“恋爱豆腐果”滋滋作响、外焦里嫩。
广东的早上,需要香气四溢的糯米鸡唤醒一天的能量
老坛里腌制的咸菜,陪伴着四川人的整个童年。就像条友@一条自由自在的小说的,一口下去,满满的都是家的温暖!
到了湖北,来上一碗淋上浓香芝麻酱的热干面,拌开“湖北一家亲”的默契。
@一天两餐晒出了鲁西南的农家美食:捣碎的“鸡蛋蒜”抹在热腾腾的馍馍里,香得很;热水冲开搅碎的鸡蛋便是“鸡蛋茶”,能清火。
03一听就亲切的乡音
方言,是游子身上最鲜明的故乡印记。在江苏宿迁,你知道“jue”是指什么,“尅饭”又是什么意思吗?
如果不是本地人,还是挺难猜对的。比如@嫦娥姐姐就没猜出@神偷225的山东人身份。
而在河南人口中,“齐正”是对姑娘美丽的称赞,“半大孩儿”则是对小伙子的昵称。
到了山西,夸人厉害要说“年货”,形容给力要说“矩阵”。有些土话,让人听得亲切极了。
老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有时即使在一个省、乃至一个市,大家说话都不一样:
还有条友出了方言猜谜,有没有知道答案的老乡来讲讲呀?
看着条友们的热情分享,小编疯狂做笔记中毕竟,无论身处何方,一句熟悉的乡音能够瞬间拉近心灵的距离。
04回不去也放不下的牵挂
“故乡”的“故”字,暗示着一个回望的视角。而人总在离开之后,更感到家乡的分量。这份思绪,或许就叫乡愁吧。
条友@儒雅松鼠从河南远嫁武汉,在回不去的故土与融不进的他乡之间,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生活。
@田边辛勤耕种的农夫珍惜在家的时光。广东三代人周末相聚茶楼,一盅老火汤、一桌家常菜,血脉里的亲缘心照不宣。
为了生活在外漂泊的中年人,时常在记忆里找寻故乡和童年的幸福。
@荷心JIQe在头条上看见#山东一家亲#的话题后,在这里写下了许多篇关于家人和家乡的回忆。父亲在儿时一次次带她回老家的往事,使她即使在安徽出生、成长,心底却刻着山东齐河县的名字。
@荷心JIQe的父亲、叔叔、奶奶去世了,如今她凭着山东口音去纪念、去回忆。藏在方言里的乡愁,你听到了吗?
她还说,“我对老家的情结不会随时间淡化。以后慢慢写吧。写片段。”
是啊,家乡的记忆,藏在山野的馈赠里,刻在舌尖的滋味上,活在亲切的乡音中,更系在那些放不下的人和事上——如同生命的根系,早已扎进心底,永不褪色。
互动话题
你和家乡有什么故事?
欢迎参与话题#我在头条晒家乡#
分享你的独家珍藏吧!
更新时间:2025-07-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