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在太原召开

11月2日至3日,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年会主题为“变革・赋能:推进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李海东,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石大维,太原市迎泽区教育体育局工委委员郭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事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专家学者、教研员、一线教师等约750人参加会议。

大会组织3场专家报告、4个分论坛、3节优质课例观摩以及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果的介绍交流活动,设置互动点评、答疑交流环节,营造深度研讨、务实实践的良好氛围,助力拓展深化小学数学教育新理念、新方法。

主旨报告:前沿引领,破解教科研实践难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跨学科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杨碧君作专家报告,分享新课标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要素与实施策略。她强调,跨学科学习要围绕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核心,通过课程、实践、探究三个维度推进。这样,能避免形式化的跨界,让数学知识真正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樊磊教授作专家报告。报告以“大语言模型(LLMs)赋能教科研”为题,从其对教师的价值、教科研支持路径、应用实战及从提示词系统到智能体等方面展开交流。

李海东以“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重视数学过程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为题作专家报告。他表示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学科理解、课程理解、教材理解、学生理解,把握其数学本质和育人价值;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带领学生亲历学习过程;要重视数学对象的获得过程、研究过程,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更好地落实四基、培养四能、发展核心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分论坛研讨:深耕细分领域,碰撞一线实践思路

分论坛1

分论坛2

分论坛3

分论坛4

>

会议精准聚焦当前改革的关键领域,设置了“‘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提质增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幼小科学衔接的课程与教学和各版本教材专题介绍”“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变革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展示”四个专题论坛。各分论坛聚焦核心议题,一线教师分享实践案例,专家现场点评指导,参会者互动提问,凝聚丰富实践思路。最后,四个分论坛分别推选代表到大会进行汇报。

课堂观摩:聚焦数量关系,演绎素养型教学新样态

倍的认识

速度、时间与路程

用字母表示数与数量关系

专家互动点评

>

在优秀课例观摩展示环节,来自山西的成艳斌、何晓娜、苏振希三位老师分别围绕“倍的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及“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开展教学,生动展示了如何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在课堂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会议邀请吴正宪、马云鹏、虞怡玲、吴立宝等知名专家,与大家共同剖析课堂、探讨优化策略。

成果展示:示范引领,宝贵经验的学习与借鉴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展示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展示

>

为扎实推进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的宣传推广与实践转化,本次会议特别设置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展示环节。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袁晓萍老师聚焦一等奖成果“现场课改:促进教师全员专业成长的小学数学教研范式”,系统介绍了“三段十步”教研模型的构建思路与应用价值;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郭庆松老师则围绕一等奖成果“做数学:学科育人的范式构建与实践探索”,深入阐述了“做数学”理念下的理论体系架构、特色教学范式及常态化推进机制,为参会者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本次学术年会得到了各地教研机构、一线教师的大力支持,集中展示了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的前沿理念与实践成果。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将秉持使命,携手全国教育工作者,一道推动小学数学教育在数字赋能下迈向发展新阶段。

小学数学编辑室 供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科技   太原   中国教育   年会   专业委员会   学术   成果奖   论坛   专家   成果   数学   报告   素养   范式   核心   过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